厦门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上双双呈上优异答卷。图为筼筜湖美景。(记者 黄嵘 航拍器摄)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厦门市统计局精心编纂了《七十五载鹭岛蝶变 勇毅前行再谱新篇——“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分析报告》,以数为据,呈现厦门特区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1981 年,一声震撼人心的爆破巨响,犹如冲锋的号角,正式拉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宏大帷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勇敢坚毅、吃苦耐劳的厦门人民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携手绘就了一幅又一幅日新月异的画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厦门,这座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城市,正以昂扬的姿态,向着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奋勇迈进。
实力篇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厦门从昔日贫穷落后的东南沿海小岛,发展成为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改革开放后,厦门全力加快经济特区建设步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上双双呈上优异答卷。
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3634万元——这笔如今看起来不大的资金,1950年,却是整个厦门的地区生产总值(GDP)。改革开放的春风为厦门带来了重大机遇。乘着经济特区建设的东风,厦门书写了非凡的发展成就:1978 年,厦门的GDP为 4.8 亿元,而到2006 年、2018 年、2021 年,全市 GDP 分别突破千亿、5千亿和7千亿元大关。2023 年,全市 GDP 更是达到 8066.49 亿元,自 1950 年以来年均增长 12.3%。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改革开放以来,厦门以占全省 1.4%的土地面积,创造出了全省 14.8%的 GDP、26.7%的财政收入和 48.0%的外贸进出口,发展成就可感可知。土地产出率由1978 年的 0.01 亿元/平方公里大幅提升到 2023 年的 4.75 亿元/平方公里,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727万元——如今,部分富裕家庭也能拥有这样的资产规模,而这,是1950年厦门全市的财政总收入。新中国成立初期,厦门的财政资金规模甚小,自改革开放起,厦门持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财政收入随之大幅攀升。1987 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超 5 亿元;1990 年实现翻番,超过10 亿元;2001 年、2015 年分别成功突破百亿和千亿元大关。到了2023 年,财政总收入达1577 亿元,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资金保障。
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厦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厦门民营经济发展日趋活跃,成为全市经济的中坚力量。2023年,民营经济贡献全市税收近五成,民营经营主体数量占全市经营主体超九成,民营企业就业登记在职人数占全市就业登记人数的近六成,境内上市民营企业占全市上市企业总数近八成;同时,民营经济日益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九成来自民营企业,全市5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均由民营企业设立,150家民营企业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2023年厦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71062元,而在1950年,8万元就是厦门全市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飞速发展,1982-2023年全市投资年均增长20.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入使用,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从1990年的1.9:31.4:66.7调整为2023年的0.01:22.8:77.2。1979-2023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6927.08亿元,特别是2019年以来,5年内工业累计投资超2600亿元,增长99.8%,年均增长14.8%,工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社会事业投资蓬勃发展,1981-2023年全市累计完成社会事业投资1652.63亿元,投资规模增长超千倍。
升级类消费增势强劲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厦门消费品市场在百废待兴的基础上艰难起步。改革开放春风化雨,消费品市场便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12年、2018年分别突破千亿和2千亿元,2023年达到2743.33亿元,自改革开放以来,其年均增长高达 16.1%,这数字,是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一个缩影——
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智能家电……升级类消费增势强劲,如同汹涌的浪潮,推动着消费市场不断向前;休闲旅游、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健康养生……这些服务消费则已然成为消费新时尚,见证着厦门人民更美好的生活。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1980年的420元增加至2023年的4.74万元。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0年的61.7%降低至2023年的29.8%,城乡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分别比1992年增长25.6倍和23.7倍;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8.5平方米,比1981年增长3.8倍;高档消费品进入寻常百姓家,至2023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46辆、家用电脑76台、电冰箱96台、空调199台。
产业篇
产业协同多点发力
实体经济基础稳固
新中国成立初期,厦门经济以一产、二产为主,改革开放以后二、三产业协同发展,逐步形成以二产为支撑、三产为主导的发展格局。三次产业结构从1950年的29.0:29.0:42.0调整至2023年的0.3:35.6:64.1。第二产业增加值从1950年的1054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2867.9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50年的1526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5170.81亿元,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升,并向国际发达城市70%的水平不断靠拢。
农业发展稳中有进
厦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50年的0.23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59.35亿元,年均增长3.8%;主要经济作物亩产稳定增长,蔬菜亩产从1950年的1128.6公斤/亩增加至2487.2公斤/亩,油料亩产从1950年的66.6公斤/亩增加至204.7公斤/亩。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城郊型高附加值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展示功能的设施农业示范区和一批规模较大的优质高产高效蔬果生产区。2023年,都市现代化农业产业集群营业收入1241亿元,比上年增长6.1%;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选2023年中国农业企业500强。
工业发展提质增效
新中国成立初期,多年战乱侵扰下厦门工业生产接近停滞,工业基础极其薄弱,195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仅0.15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推进工业化,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进入提质增效和动能转化新阶段。2023年,工业增加值达2162.94亿元,1952年以来年均增长15.0%,其中改革开放后年均增长16.6%。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由1950年的120家增加至2023年的3029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936家。
“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2023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和机械装备产业集群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超六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航空维修、船舶制造等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6.6%;新能源产业保持高速增长,海辰储能成为厦门首家独角兽企业,厦钨新能源等4家企业入围全球新能源500强。
服务业发展加速领跑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 70 年代,厦门服务业体量尚小。然而,随着经济建设工作如烈火般熊熊开展,服务业发展不断按下“加速键”。从1952 年到2023 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3%,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现代服务业强势崛起。金融业规模迅速扩张,其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从 5.3%一度跃升至33.5%。 在旅游方面,厦门不断优化升级旅游设施和环境,成为国内领先的旅游城市。2023 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 10987.0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567.31 亿元。此外,举办各类展览活动 152 场,展览总面积226.15 万平方米,会展经济总体效益 287.38亿元。
创新篇
改革书写实践答卷
科技创新迸发活力
厦门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1980年8月被设为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从率先放开市场、取消计划供应,到率先实行全民医保、住房保障、分级诊疗,再到探索税利分流、“多规合一”、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商事登记“一照一码”,厦门先行先试,在全国首创4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特别是2023年6月,在中央支持下,厦门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开启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截至2023年,厦门自贸试验区累计推出全国首创举措142项,5个典型案例成为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科技创新加大投入
新中国成立初期,厦门科技事业近乎空白。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逐步健全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生态,先后推出“科技创新16条”“成果转化新25条”等系列重磅政策,鼓励各类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15年、2021年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分别突破100亿元和200亿元;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3.2%,比2012年提高0.4个百分点。2023年,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评价的“科技集群”“科技强度”全球城市百强榜中分别位居第80位和81位,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考核评估中厦门片区连续六年居全省第一。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自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以来,全市申请专利数增加至35951件,年均增长22.9%。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大力促进技术应用和成果落地转化。2023年,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8025项,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总额173.58亿元,占全省的比重46.2%,合同登记总额居全省首位;支持实施513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其中7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创历史新高。
人才队伍逐步壮大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高度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科技人员从1978年普查时的7057人,扩大至2022年的近十万规模,为科技事业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2022年,全市研发人员9.77万名,2012年以来年均增长8.3%;研发人员折合全时当量6.70万人年,2012年以来年均增长6.9%。深入推进“群鹭兴厦”人才计划,人才结构更加优化,为科技创新提供关键动力源泉。截至2023年,全市已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36人,认定市级高层次人才5997人,认定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1134人。
数字经济质效提升
厦门紧抓数字经济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积极谋篇布局,扎实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增加值从2020年的1634.28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169.63亿元,年均增长15.2%,占全市GDP的比重从25.4%提高到27.8%,在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中,厦门位居全国第20位、全省首位。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业收入513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每万人拥有27.5个5G基站,居全省首位,成为全省首个国家“千兆城市”。
发展篇
协调发展走深走实
同城化进一步加快
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厦门调研时,提出“提升本岛、跨岛发展”的战略,为厦门指明了发展定位、擘画了发展蓝图。历经二十多年,加强片区产业引入,岛外建设步伐加快、产城融合提速,马銮湾新城、翔安新城公建设施日趋完善,集美新城进一步集聚成城,同安新城、同翔高新城产业集群成形成势。2023年,岛外四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为岛内的1.8倍,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从2003年的37.1%提高至2023年的64.0%;岛外四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岛内的2.9倍,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4.6%。
岸辐射能力增强
厦门口岸辐射能力不断增强,是全国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厦门港国际班轮航线134条、通达57个国家和地区152个港口;空港运营城市航线152条,年旅客吞吐量最高达2741万人次,出入境旅客人次居全国城市第4位。货物吞吐量从1981年的187万吨增加至2023年的2.20亿吨,年均增长12.0%,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第13位。“海丝”与“陆丝”在此交汇,“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已达132条,通达46个国家和地区的145座港口;中欧(厦门)班列已开通3条国际线路,通达12个国家,累计发运超千列、货值超300亿元。
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随着翔安隧道、杏林大桥、集美大桥等跨海通道的陆续建设投用,“两环八射”外环基本贯通,岛内外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基本成形,快捷的交通运输线路,支撑着厦门由“海岛型”向“海湾型”城市转变,畅通的交通促进了人口的转移扩展。2012年,厦门首次出现岛内人口少于岛外,岛内人口比重降至49.7%,岛内外人口分布更为均衡;2021年,集美区人口达到107.8万人,首次超过思明区,成为常住人口最多的区。跨区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厦门一中、双十中学、外国语学校、厦门六中、科技中学和厦门市实验小学纷纷“出岛”,或和岛外学校牵手,或在岛外建设新校区,带动辐射区域教育发展提升,六个行政区均高分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评估认定。
同城化发展进程加快
2022年,厦漳泉都市圈被列为国家重点培育发展的现代化都市圈之一,厦漳泉同城化进程加快推进。厦漳跨海大桥、厦漳泉城市联盟路、G324复线、厦漳同城大道等多个基础设施项目先后建成通车;地铁6号线延伸至漳州角美;厦漳泉城际R1线等项目正加紧施工,以厦门为中心的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厦门港漳州港实现资源整合,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厦漳泉都市圈发展规划顺利推进,同城化交通网络加快构建,一体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生态篇
绿色生态成效显著
文明底蕴持续厚植
1988年,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牵头打响了厦门治污的第一号硬仗——筼筜湖综合治理,历经30多年接续整治保护,筼筜湖已成为碧波荡漾、白鹭翱翔的“城市绿肺”。一湖碧水,浓缩着厦门的发展理念之变、发展方式之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在全国推广。
厦门之蓝——生态环境成绩斐然
碧水之上,抬头可见“厦门蓝”,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位居第7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9.7%,并列全国第一。污染治理成效显著,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小流域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连续4年实现“100%”,全市入海排放口水质达标率提升到99.3%。东南部海域获评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筼筜湖获评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全域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并荣获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生态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称号。
厦门之绿——绿色发展步伐加快
厦门加大力度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持续推进生产端的节能改造、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2005-2023年间,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2.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6.8%,均保持在全国、全省和同类城市前列。特别是在“十三五”期间,全市经济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1%,万元GDP用水量累计下降超35%,均为全国领先水平。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加快“电动厦门”建设,全市新能源机动车保有量及核心区充电桩密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推动低碳系列示范创建工作,2020年东坪山建成全省首个近零碳排放示范区,2022年象屿综合保税区成为全国首个实现零碳排放的综合保税区,2023年鼓浪屿成功完成全市首个近零碳景区创建,均入选当年度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厦门之美——文明创建融合发展
厦门被誉为文明之城,自首届开始六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九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市,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等称号。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进一步深化,2017年率先全国制定出台了首部促进社会文明的法规《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社会文明若干规定》,以法治护航城市文明建设;持续推动公益广告提升行动,“同心创建文明城市 携手呵护美好家园”等18项宣传学习活动,培育文明新风尚;常态长效创建文明城市的经验做法得到中央文明办肯定,在2023年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被评选为“优秀”,位居全国省会和同类城市第三名。
开放篇
对外开放优势凸显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构建起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多区叠加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全力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
改革之门——改革创新成效显著
厦门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1980年8月被设为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从率先放开市场、取消计划供应,到率先实行全民医保、住房保障、分级诊疗,再到探索税利分流、“多规合一”、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商事登记“一照一码”,厦门先行先试,在全国首创4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特别是2023年6月,在中央支持下,厦门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开启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截至2023年,厦门自贸试验区累计推出全国首创举措142项,5个典型案例成为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开放之门——外贸发展稳中提质
作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厦门拥有自贸试验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金砖科创孵化园等开放平台,“9·8”投洽会已成为享誉全球的双向投资促进盛会。改革开放以来,厦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放宽外贸经营权、推行外贸招商、优化贸易结构等政策,外贸活动日益繁荣,外贸竞争力居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第11位。2023年,厦门经济外向度117.4%,居同类城市首位;全市进出口总值从1978年的不足1亿美元跃升至9470.44亿元人民币(约1348.67亿美元),位居全国第9位,占全省比重48.0%。其中,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4607.90亿元,对金砖4国进出口1092.50亿元,对RCEP国家进出口3156.10亿元。随着对外经济活动的日趋频繁,外商直接投资竞相涌入,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合同利用外资从1983年的0.84亿美元增加至2023年的40.6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从1983年的0.08亿美元增加至2023年的19.74亿美元,居同类城市前列,占全省比重45.8%。新中国成立初期,厦门对外贸易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随着稳增长、调结构、探索贸易新业态政策的逐步推进,出口结构持续优化,2023年跨境电商进出口236.70亿元,比上年增长65.0%;锂电池等“新三样”商品出口454.90亿元,占出口总值的10.2%,比上年增长1.7倍,获批首批全国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城市,服务贸易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融合之门——两岸融合稳步推进
厦门是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作为大陆唯一“因台而设”的经济特区,厦门充分发挥对台支点作用,利用中央赋予的改革试验权、地方立法权等,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出台大陆首个地方版同等待遇政策、首部支持台青就业创业地方性法规,设立全国首只数字人民币台企融资增信基金,首创“两岸通保”专案并给予保费补贴。厦金“小三通”客运航线累计运送旅客突破2000万人次,厦台空中直航累计运送旅客近600万人次,厦金大桥厦门段开工建设。海峡论坛在厦连续举办15届,成为两岸规模最大的民间交流盛会。对台经贸合作成果丰硕,2023年,对台进出口贸易总值465.42亿元,现有台资企业5800余家,台企工业产值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四分之一。
民生篇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发展成果共建共享
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厦门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提高,从跨过温饱界限到实现总体小康,再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人民收入稳定增长
新中国成立初期,厦门居民收入低、增长慢,1950年,厦门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仅为499元。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收入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68元增加至2023年的3.42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0年451元增加至2023年的7.29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由2014年的2.44缩小至2023年的2.13。
民生保障力度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着力强保障、促和谐,逐步形成了具有厦门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全民社保体系,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超七成。至2023年末,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62.30、471.92、297.31和275.64万人。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120元;基础养老金提高至每人每月350元,居全省第一、同类城市第三;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至2030元,居全国前列。就业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全市全社会就业人员达319万人,1950年以来年均增长4.5%;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从1978年的18.08万人增加至2023年的137.49万人;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4%。
公共服务提质升级
厦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着力破解看病贵、就学难等民生问题,努力构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卫生机构从1978年的220个增加至2023年的2644个,卫生机构床位从3114张增加至2.29万张,川大华西厦门医院、苏颂医院正式运营;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从3200人增加至4.59万人。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2.42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4.4%,高于全国。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全市拥有各级学校从1950年的214所增加至2023年的1418所,增长5.6倍;在校学生数从3.44万人增加至114.99万人,增长32.4倍;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任职的专任教师从0.11万人增加至7.01万人,增长62.7倍。平均每十万人中接受大学以上教育的人数由1964年的1560人增加到2023年的3.5万人,增长21.6倍。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截至2023年末,全市共有公共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纪念馆11家;各类体育场地15249个,场地面积1578.62万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2.97平方米。举办金鸡百花电影节、市民文化节等活动;厦门国际马拉松赛连续14年荣获“国际田联路跑金标赛事”,累计参赛规模达83.2万人次;成功举办CBA全明星周末、世界田联钻石联赛等重大赛事活动。(通讯员 吴铭俊 颜艺芬 记者 沈彦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