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农事忙。连日来,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早稻插秧工作陆续展开。在霞浦县古县村,当地积极引入农业生产新技术,实现了早稻从育秧到插秧全程机械化作业,助力春耕提速。

  在古县村智能育秧工厂,农民们从秧盘中取下经过30天精心培育的秧苗,再熟练地卷成一卷装入筐中。这些用来机械化插秧的秧苗叫“机插苗”,也称“毯状苗”,其根系与营养土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毯状块”,有效减少了移栽过程中的根系损伤,将返青期缩短至约3天。

  取下的秧苗很快被运往田间,整齐码放在高速插秧机的操作平台上。经验丰富的农机手通过精准操作,使得秧苗仿佛自动滑落,均匀嵌入已整好的肥沃田垄中。

  与此同时,在田地的另一边,旋耕机正马力全开,对刚翻土放水的土地进行平整作业,为后续的插秧工作做好准备。平整完毕后,就要用农用无人机对土地施加底肥。技术员提前规划好飞行路线,无人机便自动开启作业模式,以每秒4米到6米的速度匀速飞行。肥料如细雨般均匀地洒落,确保施肥行距误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

  据统计,今年霞浦县预计种植早稻3700余亩。(刘丰 陈伟滨 叶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