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石油化工、现代纺织服装四大支柱产业为稳住经济大盘、推动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一步将如何进一步推动支柱产业发展提速?
“增芯强屏”步伐加快
3日上午,福建省委宣传部召开“稳经济 促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产业体系升级专场),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福建持续推动支柱产业发展壮大和产业链提质增效,以支柱产业引领产业体系升级,产业面貌发生了新变化。电子信息产业“缺芯少屏”的局面有效转变,“增芯强屏”步伐加快,在京东方、联芯、天马微、华佳彩等一批大项目的带动下奠定了在全国的地位,规模跃升至全国第5位;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营收突破1万亿元,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长约10倍、连续保持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电动船舶在全国先行先试;石油化工产业“两基地一专区”集聚效应逐步扩大、产能显著提高、产业链不断延伸,湄洲湾石化基地规模不断壮大,古雷石化基地成为全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福建跻身全国石化大省行列。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已形成“前端化工原料、上游化纤制造、中端纺纱织染、下游鞋服产品、配套纺织机械等”省内最完整、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链,是我省规模最先超万亿元的产业。这四大产业营业收入占全省规上工业营业收入的59.4%,对全省工业经济起着“压舱石”“稳定器”作用。
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下一步,福建将深入实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行动,编制重点产业链和产业布局图谱,培育发展一批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链,努力打造一批百亿龙头企业、千亿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企业、技术和产品,建设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电子信息产业围绕集成电路、面板等环节,突出“增芯强屏”延链补链发展,强化项目带动,加快发展“芯屏器核”,推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LED、计算机与网络通信设备、锂离子电池等行业加快发展,打造新型显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显示强省”。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聚焦高端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短板,突出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提升产业集聚度,大力发展高技术、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全面推进“电动福建”建设,优化汽车产业布局,提升汽车产能利用率,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船舶,培育全球领先的船用电池动力推进系统供应商,打造电动船舶研发制造基地。
石油化工产业针对多油少化、基础原材料供应能力不足、下游产品精深加工不够的现状,突出一体化、精细化发展,注重“减油增化”“少油多化”,增强上游基础原料供应能力,推动中下游产业链延伸,发展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做强做优石化产业链。
现代纺织服装产业突出品牌化、高附加值发展,做大做强上游纤维原料产业,补强中端织造染整关键环节,丰富下游高端产品供给,重点攻坚高端面料供给短板,促进纤维材料向多结构、多功能、超性能和绿色化发展,打造世界领先的纺织鞋服先进制造中心。
构建产业体系新支柱
会上还提到,下一步,福建将持续培育壮大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产业体系新支柱,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一是突出重点领域谋发展。持续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生物与新医药、海洋高新等新兴产业发展提速、规模扩大、占比提升。加快建设电动船舶产业发展先行区示范区,争取举办世界航海装备、2023年世界储能装备大会。推进新材料生产应用和稀土深加工应用产业发展,完善落实重点新材料生产应用、稀土及关联产品生产奖励政策。推动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加快研发创新、做强优势品种、壮大产业规模。推进发展海上风电、海工装备、深海养殖、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高新产业。前瞻谋划未来产业,探索加强在人工智能、先进通信网络、氢能装备制造等前沿领域布局。
二是推进项目建设强支撑。组织实施一批工业战新产业重点项目,加强项目跟踪管理和协调服务,加快推动项目建成投产、达产达效,增强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后劲。
三是培育冠军企业增实力。在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按照梯度培育原则,在领航企业、龙头企业、“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中,培育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是强化集群建设扩规模。推进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支持福州、莆田、厦门新型功能材料、厦门生物医药等4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及福州光电、宁德高端储能、南平氟新材料、三明生物医药、泉州智能制造装备等17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
五是发挥政策激励添动能。落实好新增入库纳统企业奖励政策和增产增效激励政策,鼓励引导传统产业转型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战新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增强产业发展动能。(记者 林先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