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晋江经验”绽放更耀眼光芒
历史荣耀的光环,未来前行的坐标。
文ㅣ孙虹 吴冠标
2022年,是“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
为此,福建官方举办弘扬“晋江经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等一系列活动,回顾总结了“晋江经验”提出20年来取得的成效和经验,鼓励、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大胆创新、放心创业、放手创造,让“晋江经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绽放更加耀眼光芒。
传承弘扬“晋江经验”
20年来,福建全省上下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成为福建发展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
福建省委书记尹力指出,实践证明,民营经济好则福建经济好,民营经济强则福建发展强;今天福建的发展成就,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功不可没。
福建省委常委、泉州市委书记刘建洋介绍了20年来传承弘扬“晋江经验”的情况。他表示,泉州将发挥民营经济发达、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历史厚重、在外泉商和侨港澳台资源丰富“三大比较优势”,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在统筹“加强引导”和“搞好服务”上创造新经验;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在统筹“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上创造新经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统筹“有形通道”和“无形通道”上创造新经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在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上创造新经验。
20年来,晋江把“晋江经验”作为行动指南和制胜法宝,走出来一条独具特色的县域发展之路。
“我们深切体会到,‘晋江经验’不是管一时一地的,而是管全局、管长远的。”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张文贤表示,站在新起点,我们将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加力做好“高新技术、大企业、无形通道、城市能级、新型服务型政府”五个后半篇文章,争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范。
“福清与晋江都是民营经济大市,民营经济贡献了福清90%以上的GDP、税收和就业。”福州市委常委、福清市委书记叶仁佑表示,“如何再掀民营经济发展热潮,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之问。”他期待福清与晋江等兄弟县市一道,以晋江经验为指引,比学赶超、互促共赢,协力开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尹力表示,新发展阶段,民营经济迎来新的重大机遇,也面临风险挑战,更加需要大力弘扬“晋江经验”,准确把握大局大势,进一步坚定信心、稳定预期、稳中求进,进一步下定决心、敢为人先、爱拼会赢,进一步保持恒心、厚植沃土、精耕细作,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8月19日,福建省弘扬“晋江经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
20年历久弥新
“作为‘晋江经验’的一名见证者、践行者和受益者,我心怀感恩、深感自豪、倍感振奋。”恒安国际集团董事局副主席许连捷说。
在福建省弘扬“晋江经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许连捷分享对“晋江经验”的感悟。
“20年来,晋江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高质量发展,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县,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百强县。”他说,“我本人及恒安集团也因此受益无穷。”
许连捷表示,作为晋江第一家上市企业,恒安始终坚守实业,以工匠精神做好每一件产品,持续加大对实体的投入。近两年,恒安在全国多地新建或扩建产能,总投资超200亿元(人民币,下同)。
安踏从晋江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做到中国行业第一、全球前三的国际化体育用品集团。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说,晋江的企业家只要给一点空间,就能够发光,只要给一条缝,就能见缝插针。
丁世忠表示,在新时代下,使命在肩、责任重大,要将“晋江经验”发扬光大,转化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这些年,许连捷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创二代”接手企业经营管理,扛起新一轮发展的大旗;在“晋江经验”指引下,在优良政企互动传统的推动中,在“亲清”关系氛围的呵护里,大家继续心无旁骛坚守实业,以更强的能力水平和更高的创业热情,带领企业持续创新,创造更大的业绩。
“我想,这正是晋江企业家精神的接力与传递,更是‘晋江经验’的传承与弘扬。”许连捷说。
作为“晋江经验”亲历者,泉州市委原书记、晋江市委原书记施永康亦感慨道:“20年后我更看清,‘晋江经验’本质特征是紧紧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核心动力是改革创新,核心内涵是全面发展。”
他认为,“晋江经验”20周年,正焕发出历久弥新的勃勃生机。
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20年来,福建一以贯之地推动“晋江经验”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走出了一条有福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福建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文洋表示,“晋江经验”是对晋江发展的深刻总结,对改革开放规律的深刻把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深刻思考,既为创造晋江奇迹提供了“金钥匙”,也为实现转型升级提供了“助推器”,更为引领改革开放提供了“导航仪”。
张文洋说,20年来,在“晋江经验”指引下,福建全省上下继往开来,砥砺奋进,综合实力不断实现新跃升,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4467.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8810.4亿元,人均GDP从2002年的1.29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11.69万元。
20年来,得益于“晋江经验”的正确指引,侨乡泉州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在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文化传承、民生改善等方面实现新的重大的跃升。
泉州市副市长刘林霜指出,站在“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的历史节点,将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再出发,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发达、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历史厚重、在外泉商和侨港澳台资源丰富“三大比较优势”,以“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为路径,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
20年来,晋江地区生产总值从277亿元增长至2986亿元,年均增长11.6%;财政总收入从20亿元提高到257亿元,年均增长14.4%,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四强。
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张文贤表示,“晋江经验”是引领晋江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和制胜法宝。
20年来,晋江坚持紧抓实体经济不放松,成为全国民营经济活跃的地区之一;坚持用好改革创新“关键一招”,不断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坚定走好全面发展、共同富裕之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面貌脱胎换骨、功能配套不断完善;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发扬政企互动优良传统。
“‘晋江经验’既是历史荣耀的光环,更是未来前行的坐标。”张文贤表示,20周年再出发,晋江将主动融入新时代新福建建设,坚持“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持续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扛旗领跑。
航拍福建晋江溪边自然村,昔日的“石头厝”变身小别墅。
位于福建晋江经济开发区的金冠食品产能已全面恢复,达到往年同期的120%。
共富路上好光景
适逢“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记者参与福建省“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集中采访活动走进晋江,感受20年来侨乡巨变,解码县域经济发展。
“若非亲眼见证,很难想象溪边村这些年发生的巨变。”看着即将装修好的自家红砖小楼,晋江市安海镇溪边自然村村民许友达脸上满是笑意,“经过乡村改造,许多村民从破旧的石头厝住进了这样的幸福新居所,村庄环境也有了极大改善。”
如今,许友达以雨伞作为主营业务,在村里经营着一家电商企业。“2016年返乡创业,不仅生意有起色,还能照顾到家里的孩子。安居乐业,不外如是。”
溪边村是安海镇坝头村所辖自然村,也是远近闻名的侨村。曾经的溪边村缺乏支柱产业、村中基建落后,村民们饱受房屋破旧、道路不通、垃圾遍地等问题困扰,村里的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打工。
20年来,晋江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更是持续推动美丽乡村连点成片、形成展示面。2021年底,晋江提出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县域范例。
在此过程中,晋江注重把基础设施、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探索出乡贤反哺、村企合作等多元改革发展模式,培育了72个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乡村和城市虽生活体验不同,但有着一样的生活品质。
以溪边为例,2016年以来,澳门福建同乡总会会长许健康先后捐款1.25亿元人民币支持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建成村民独栋住宅、书藏楼美术馆、能琴公园、溪边公园等一批“惠民工程”。
如今,溪边村焕然一新,村民安居乐业,老有所依、幼有所教,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文化教育并行发展,在生态宜居的基础上,实现了自我造血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农耕休闲旅游、宝旺金属、乡村联盟驿站一系列等‘造血’项目,我们能够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安海镇溪边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许自兴告诉记者,村企合作项目盈利所得资金会用于乡村的建设与公共设施维护,剩余的资金则以分红的方式发放给社员。
作为乡村振兴的先行示范,溪边村在晋江并非个例。两年前的春节,当外出打拼多年的“80后”蔡灿艺回到家乡,他“有些震惊”。“即便我从小在这里长大,当时还是有些恍惚,现在想来更多的是骄傲。”
蔡灿艺的家乡是被誉为“华侨建筑博物馆”的梧林村。这个坐落在晋江市新塘街道的古村落,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户籍人口只有1800多,在海外却有着15000多名乡亲。
梧林现存的古厝洋楼大多是以前在外侨民返乡修建的。时间的指针回拨到6年前,因年代久远、无人居住而破败甚至倒塌的古厝洋楼不在少数。
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归根结底是为了民众的幸福。2016年,晋江本着“固态保护、活化传承、业态引入”的理念,对梧林进行活化保护。
随着环境整治和历史建筑修缮的推进,文创、咖啡馆、民宿等新型业态迅速在梧林生根发芽。蔡灿艺也回村里开了一家“南洋咖啡”铺,契合着家乡浓厚的南洋风情与华侨文化。
“村子变得越来越好,和我一样返乡创业的青年也多了起来,形成了富有梧林特色的集市。”蔡灿艺说,不仅如此,村里引进专业的旅游公司,村集体在其中占有股份,村子不仅“活”起来了,村民们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首富县”激荡人才“活水”
晋江,在哪里?当被问及这个问题时,曾有晋江官员风趣地回答:晋江在广州的北面、上海的南面。其实,从地图上看,晋江只是中国东南沿海一个不显眼的县级市。
但是,这个不显眼的地方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县域发展之路,经济总量连续28年居福建县域首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第四。
对于新加坡留学归来的徐畅来说,晋江是梦开始的地方,是留得住自己的港湾。
“在外工作,最怕的是漂泊感。”徐畅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道,2018年来晋江工作后,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当地政府从工作到生活的各方面关照令“漂泊感”荡然无存。
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助推发展。晋江求才不拘一格、不唯学历、不唯职称,对企业认定的人才还每月给予补贴。包括徐畅在内,100多万外来人口留在晋江,和本地人一样,在子女就学、参加社保、住房保障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2016年,晋江市回购1195套住宅作为高端人才社区,按照租赁5折、购买6折的优惠提供给高层次人才。目前,该社区已有233名高端人才入住。考虑到许多高端人才来自台湾,该社区正筹备建设一条台湾街,打造台胞登陆第一家园。
如今,徐畅居住在晋江高端人才社区,周边商圈、健身场所、公园、医疗、教育资源聚集。“这里190多平方米的房子月租仅需3000元(人民币,下同),购买时原先缴纳的租金还能抵扣房款。接下来的目标就是把房子买下来,正式安家,我的孩子也将在这里上学。”
“求才若渴”的晋江,还充分发挥产业、区位、人文以及港澳台侨资源等独特优势,突出以产业聚才、以事业留才;打造泉州(晋江)国际人才港,设立“一站式”集成服务的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各类海内外人才纷至沓来。
“我是被晋江雄厚的产业基础、优厚的人才政策吸引来的,当地企业家爱拼敢赢的精神也深深感染了我,让我决心留在这里。”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行政中心总经理侯朝辉说。
正如侯朝辉所言,晋江强大的产业基础、优厚的人才政策和卓越的营商环境,吸引越来越多高端人才在这里扎根发展、创新创业,“海归”博士曾福泉是其中之一。作为福建省首批引进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他创立的约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塑料液体色母公司,坐落于晋江创新高地——三创园。
长期沉浸在实验室做研究的曾福泉,自称“最不擅长的就是沟通”。而让他感到惊喜的是,企业落地晋江之后,有关办理事项都由相关部门协助处理——开通绿色通道,主动上门服务。
泉州(晋江)国际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人才创业需要环境,还需要鼓励和支持。”在曾福泉眼里,晋江是个有温度的地方,为创业者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
“我们希望这座县域城市能吸引更多国际化高端人才。”利郎集团总裁王良星告诉记者,为了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艺术家、设计师来到晋江,利郎投资超10亿元,建设利郎文化创意园,为企业高端人才打造交流平台和创意时尚品牌孵化基地。
多年来,晋江大力建设三创园、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等科创平台,完善国际医疗、国际学校、国际社区等高端资源配套,加快营造人才生态。截至目前,晋江已聚集各类高层次人才8675人次,人才资源总量达18.62万名,位居福建省县域首位。
曾福泉扎根晋江,创业6年,成了一名“新晋江人”,他创办的公司2021年产值达到5700万元。对他来说,“本地人留恋,外地人向往”,这就是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