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建南平4月25日电 题:武夷岩茶:岩骨花香有“敬”道
作者 张丽君 彭莉芳
在福建武夷山风景区,6棵茶树从九龙窠的悬崖峭壁上探出,一旁岩壁上题写“大红袍”三字。这就是武夷岩茶大红袍的母树,树龄已逾千年,吸引众多游人慕名而来一睹“真容”。
不同于绿茶、白茶好似春风拂面般的清新感,隶属乌龙茶系的武夷岩茶,以“岩骨花香”而别具风情。
张回春大师正在感触茶叶烘焙的温度。 中新社记者 张丽君 摄
武夷山好山好水出好茶。 中新社记者 张丽君 摄
武夷山国家公园半腰岩茶,青山岩茶美如画。 中新社记者 张丽君 摄
武夷岩茶产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武夷山的碧水丹山间,因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而得名,有“岩茶之王”美誉。
“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韵不过大红袍”,武夷岩茶众多品种中以肉桂、水仙、大红袍最为有名。《武夷名丛录》中形容大红袍“条索紧实,色泽绿褐润,香气高雅、清幽馥郁芬芳、微似桂花香,滋味醇厚回甘,‘岩韵’显”。
相传明朝有举子上京赴考途中,在武夷山巧遇老僧赠茶,饮后止住腹痛之症;举子状元及第后,取九龙窠悬崖峭壁茶叶带回京,治好皇后所患怪疾,皇上为此赐红袍一件,“大红袍”的盛名由此传开。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张回春看来,武夷岩韵的独特滋味,发自武夷山独特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扬于精湛的传统制作技艺。
又是一年喊山开采时,一年三采的武夷岩茶到了春茶采摘季。刚下茶树的茶青被第一时间送至茶厂。要制好茶,从采摘到制作需昼夜接力。近来张回春总是忙到凌晨三点才可入睡,这样的作息如古老制茶工艺一般,在三代事茶的家族中代代相传。
“一采二倒青,三摇四围水,五炒六揉金,七烘八捡梗,九复十筛分”,10道制茶工序环环相扣。清代学者梁章钜曾盛赞武夷岩茶焙火功夫“武夷焙法,实甲天下”。
“炭焙决定了岩茶的风骨与香气的稳定,但炭焙并不是次数越多越好,重要的是要精妙得法、烘焙透彻,茶叶在后期储存时不返青才是最好。”张回春说,将茶香转化为花香,先尝出滋味,后闻到香幽清远却迥乎不同的花香,这就是岩骨花香的含义。
武夷山出好茶,武夷山人也嗜茶。在此生活12年的香港人薛永生颇有感触,他说,在香港,喝茶多指在茶楼吃点心为主;而在武夷山,既有抓把岩茶泡在壶内、口干就喝的“柴米油盐”,也有用盖杯沸水冲泡后先闻香、后观色、再尝味的“阳春白雪”,更有三五好友小聚斗个茶,“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份包容,少不了武夷岩茶文化中的‘敬’道——敬畏自然、茶人、文化、生活方式。”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国英说,对自然的敬畏,让被良好保护的生态环境滋养出好茶;对茶人的敬畏,让一代代制茶人严谨遵循古法,保护茶香不绝于世;对文化的敬畏,让儒、释、道的文化寓意尽在“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中留痕;对生活方式的敬畏,让口干嗜茶或文雅品茶共存于此。
早在唐代,武夷岩茶就是民间馈赠佳品,宋元时期更被列为皇家贡品,清朝康熙年间则由“万里茶道”起点——武夷山下梅村启程,远销西欧、北美和南洋诸国。刘国英说,希望今天的武夷岩茶可以乘着中欧班列,续写“万里茶道”的传奇,让世界茶友共品岩骨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