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负责人通过“不停运办证”专窗办理船只转籍手续。(厦门海事局 供图)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准确把握改革规律,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指引下,新时代改革开放进行历史性实践、取得历史性成就,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

  今起,本报开设“新时代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专栏,推出来自一线的报道,深入宣传我市各区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鲜活实践和经验做法,通过生动故事,展现新时代改革开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及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敬请关注。

  从前,一个月才能办下船舶转籍手续,现在最快一个工作日就能办好,厦门海事局在制度上的改革创新,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今年以来,随着“不停运办证”相关改革纵深推进,我市船舶登记办理工作换挡提速,部门办事效率提升、船舶运营成本降低,机制改革带来的营商环境提升,正在成为特区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不停运办证”中的“证”常指船舶转籍登记证明,当船舶的所有权、注册地、航线等发生变化时,需要根据要求更新相关证书,就像是为船舶办理新的“户口本”。以前,为确保船舶运营安全,一艘海船从购买到投入运营,所需办理的各类证书最多可达30余项,且部分流程还需要海事、水运、船检跨部门办理,手续繁琐,办理时限最多可达一个月之久。办理期间,船舶没有相关证书只能停运,而船运公司需要为此付出高昂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这也是不少企业在办理船舶相关运营手续中面临的难点、痛点。

  面对航企船舶转籍过程中缩短停航时间减少营运成本的诉求,厦门海事局、自贸委开展联动,打破行政审批部门壁垒,依托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海事、水运、船检联合办证平台和跨部门联动机制,形成各节点信息互通、运检航同步受理、同步出证的平行并联式办理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实现了船舶转籍上下游关联单位的跨部门协作。

  厦门联创方舟海运有限公司是首批享受到“不停运办证”改革红利的本土船运企业。今年3月,在厦门海事局工作人员的协助下, 该企业所属运营船只“方舟33”在一天内完成了所有权证、国籍证书等数十种证书办理,顺利完成船舶转籍。“一个窗口就能办理相关手续,流程简化了、时间缩短了。‘旧证失效,新证未发’期间船只不得不暂停营运等问题迎刃而解。”企业负责人蒋新君说。

  办理方式上也有制度创新。作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进出口贸易货物量主要通过海运完成,海运航线和服务网络遍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厦门海事局政务中心主任陈鹭玲表示:“当前,‘不停运办证’适用场景从国内海船拓展到了国际船舶,形成了行政审批与企业运营管理精准对接的办证机制;同时我们运用运检航联合办证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把适用场景从厦门船籍港国内海船拓展到了国际航行船舶,线上线下联动办理,真正实现了国际航行船舶的船舶转籍‘零待时’。”

  以大型央企厦门中远海运特种运输有限公司办理的“瑞安城”等5艘国际航行船舶转籍业务为例。这5艘船舶载重吨均为3万多吨,主要经营远东-中美洲货物运输业务,船舶靠港时间短、货物停运成本高。厦门海事局通过跨区域协同、数字赋能、船舶证书电子证照应用等方式为上述厦门中远海特5艘国际航行船舶转籍办理证书提供了“不停运办证”服务,船舶即使远在南美洲也无需停运即可完成旧证新证“无缝衔接”,避免了平均每艘船舶160万元的直接运营损失,真正做到了船舶航行在哪里,船籍港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政策改革便企利企、发展成果见行见效。截至目前,“不停运办证”已服务53艘船舶办理投产营运相关手续,厦门港登记注册载重吨从2022年的445万吨增长到2024年6月的568万吨,增幅近30%,船舶运力稳居全省前列,相关船舶融资租赁、抵押登记、船员就业等上下游产业发展齐头并进,改革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正日益显现。(记者 谢嘉迪 通讯员 王虹 林昕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