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人社厅、教育厅联合出台措施,在省内职业院校全面推行在校生职业技能评价工作,并支持和鼓励普通本科院校备案设立技能人才评价机构。据悉,明年福建全省职业院校将全部备案设立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

技能人才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学校推行在校生职业技能评价工作,有利于调动学生学好技能的热情,为企业输送更多技能人才。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技能人才日益受到重视和欢迎。从2017届开始,高职高专就业率超过本科。7月,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中国制造业在2025年的人才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这种缺口,会让从事制造业的人有收入溢价,职业院校与普通本科生的收入差距在不断缩小。但从总体上看,我国职业教育依然处于弱势地位,职业院校和企业一线岗位对学生及家长的吸引力仍然不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职业技术教育不被看好,有多重原因。一方面,受惯性思维影响,技能人才发展前景不被多数学生和家长看好,不顾自身学习成绩不佳和就业艰难,也要往高等院校挤,导致人才结构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另一方面,一些职业技术院校产教脱节,毕业生技能不能较好适应用工企业的需要。此外,一些企业技工岗位工作辛苦、待遇偏低,个人发展空间也较为狭窄。这些都影响了学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热情。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技能人才地位高了、收入多了,愿意加入这支队伍的人才就会越来越多。因此,推动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壮大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必须对症下药,让大国工匠更有奔头。

营造尊重技能人才的氛围。马斯洛需求理论显示,人的需求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还体现在更高层次的精神方面。一线工人出身的劳动模范、工匠大师、研发能手其实并不少,应当创造有利条件,让更多的技能人才通过奋斗脱颖而出。同时,加强宣传,让人们知道技能人才同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给予应有的敬重。

改进教育方式方法。积极推进教材、教法、教师“三教”改革,把学生实践锻炼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编写教材要紧扣生产一线、技术创新一线,及时反映生产规范和技术革新最新情况;加大教学实践或企业实习在总课程中的比重;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深化“理实一体化”,加强师生互动、理论与实践互促,让学生学习与企业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学生就业适应力。

改善一线员工待遇。应当伴随企业发展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注重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丰富职工文化体育生活,为员工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等,激发技能人才扎根企业、奋发有为的热情。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技能岗位千千万万,职责各不相同,但不管身处什么岗位,保持热爱、精益求精,都有希望取得了不起的成就。全社会一起为技能人才架梯子、搭台子、铺路子,久久为功,职业技术教育就能越办越好,技能人才也能有好的发展前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黄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