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诏安县四都镇西梧村赤嘴鳘养殖池整齐排布。“看!这就是我家渔场。”村民吴木喜投料机一开,鱼群纷纷“挤”到水面。这里是全省最大的赤嘴鳘越冬育苗养殖基地,全村鱼苗年产值可达6000多万元。
而在十年前,西梧村的虾蟹养殖尚连年亏本。自打吴志雄当上这个村书记后,深海鱼赤嘴鳘开始被引入乡村水产养殖,老行当“游进”了新赛道,催生了新“钱景”,这村民的日子,开始一年上一台阶。
什么是赤嘴鳘?赤嘴鳘是一种深海鱼,属珍贵品种,鱼肉肥美、胶质丰富,是制作鱼胶的主要来源。一尾成品鱼可养至50斤,可卖近5000元,备受养殖户青睐。
可刚开始,不少村民并不买账。大伙儿想法也简单:“养了一辈子的虾子螃蟹,怎能说换就换?”“养赤嘴鳘咱们没经验,万一亏本了,怎么办?”……动员会上,大家七嘴八舌说起来,甚至有村民嘴一撅:“这赤嘴鳘,送我都不要!”
吴志雄深知,要让村民行动,先得让他们心动。他从赤嘴鳘的产业发展前景到养殖户的切身利益娓娓道来,让村民打开思路:“不转变,咱村水产养殖还会一年年萧条下去;整起来,就有发展的新机会新出路!”一番鼓舞士气后,不少村民一拍大腿表示:“愿意试试看。”
可没多久,新问题出现了。村民们发现,赤嘴鳘鱼苗在越冬过程中总会成片死亡,鱼苗的成活率成了制约村民经济收入的难点。“主要是鱼苗的养殖密度太高,虾池的水环境比较差。”吴志雄总结道。
从“高处”引,更要从“实处”育。后来,村里把1280亩虾池收回,进行公开招投标,并投入500万元用于虾池的水、电、路、涵闸改造,完善近海养殖区域配套设施。“我们按标准改造虾池,全面清淤,村民们还将虾池的深度提高了1米,从而扩大养殖面积。”吴志雄说,这不仅改善了养殖户的生产作业条件,也让全村赤嘴鳘鱼苗培育、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翻了3倍。如今,一条10厘米长鱼苗的价格能卖到6元,西梧村饲养赤嘴鳘的渔民每亩纯收入可达1万元。
一尾赤嘴鳘,“游”得远不远,还讲究一个“鲜”字。为了让村民拥有更先进的赤嘴鳘养殖经验,西梧村定期举行相关养殖培训,打通水产养殖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吴志雄也常常走村入户,和村里养殖大户交流,总结出了一套书本没有的实战“老经验”,并分享给大家。如今,他俨然成为一名赤嘴鳘养殖“好行家”:“比如给赤嘴鳘杀虫,气温不能凉,池水不能清,最好是选择8~9点钟有太阳的好天气……”
打通养殖链路,也要畅通产业销路。到了丰产季,吴志雄还积极帮助养殖户寻找销售渠道,村里又在养殖区修筑起纵横相连的水泥村道。“每年鱼苗成熟期,村道边挤满了收购专车进货,围得水泄不通。”吴木喜喜上眉梢地说,“大伙儿钱包鼓了,心气顺了,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
吴志雄的微信名是“践诺”。他说,这是他对村民的承诺——“践行诺言,以心换心”。多年来,他探索推行“五心”工作法,即“初心、爱心、公心、恒心、决心”,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他说:“干部只有坚持‘五心’,才能换取群众生活的安心、舒心、顺心,特别是真心。只有干群携手,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共建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