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厦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集美区专场。发布会上,集美区委书记胡旭彬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集美区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情况。
据胡旭彬介绍,作为厦门工业发源地、跨岛发展先行区、动能转换主战场,党的十八大以来,集美辖区常住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目前已超118万人,2021年以来稳居全市第一,青年人群占比达46%;全区GDP从383.37亿元跃升至993.48亿元,经济总量增长1.6倍,先后获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中国工业百强区、全国“数字乡村百强县”、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区)等荣誉。
如今的集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诸多成就的取得,离不开集美区在发力“跨岛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的不懈努力。
作为跨岛发展先行区,近年来,集美六大片区建设齐头并进,城市品质不断升级,集美新城新增城市建成区34平方公里,打造集美中央活力区(CAZ),获评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集美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全市“4+4+6”产业体系,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能源商用车、新型能源与系统、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及美食、美妆、美妙视听、美好设计、美满身心等“五创五美”产业。突出基金赋能产业发展,集美区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超778亿元,居全国各区县第三、全省第一,杏林湾基金聚集区基金注册规模超2440亿元,今年以来净增430亿元。目前,厦门软件园三期形成规模效应,累计注册企业数达1.6万家、注册资本1036.57亿元,入驻员工超7万人。人气商气持续聚“集”,2012年以来常住人口累计增长超48万人,新增各类商事主体23.19万户。坚持以高水平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集美区杏林湾、九天湖生态环境整治成效持续提升,杏林湾水利风景区获评省级水利风景区,后溪工业组团成功创建全省领先的三星级低碳工业园区。
坚持创新驱动,集美区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55家,分别占全市的29%、21.9%、21.2%。积极打造两岸融合发展集成服务示范区,巩固拓展全省两岸融合发展县域集成改革试点成效,在集台企总数达1411家,新增2家上市台企,设立全省首个区级台商增信基金,推出台胞专属金融服务“台e贷”“薪速汇”,打造闽台关系档案文献展、集美两岸融合展厅、台商之家等平台矩阵,设立2个国家级、8个省级交流基地和台青创基地。集美推进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打造产学研科创人才集聚高地,立足辖区高校密集优势,共建嘉庚高新技术研究院、政产学研基地,先后建成校企研究生工作站32个,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86个,新增市“双百”人才落户数连续九年全市第一。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给集美校友总会回信10周年、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集美区举办全球嘉庚系学校联谊活动,设立诚毅发展基金,大力开展海外招商、校友招商,凝聚侨心侨智侨力。集美区发挥国际合作中心、金砖创新园等平台作用,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打造深化国际合作的“试验田”和服务企业出海的“桥头堡”。
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集美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27%和156%,累计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近15万人;乡村振兴快速推进,打造4条乡村振兴动线、6条农村旅游路线,累计引客下乡超130万人次,探索村集体发展用地多元化开发建设模式,全区2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50万元;教育发展提质扩优,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96所,新增建设学位9.05万个,高位嫁接福建教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优质资源;医疗卫生普惠便捷,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市口腔医院集美分院、市妇幼集美分院等落地运营,启动华西健康产业城建设,14家医疗机构获评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成“智慧集美”平台和区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刑事警情持续下降,平安集美更加可触可感。
胡旭彬表示,下一步,集美区将继续发挥人文集美独特优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奋力跑好跨岛发展“接力赛”,努力交出更加精彩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当天,集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庄志辉,集美区副区长林伟艺出席发布会,并就集美区如何把人文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集美区杏林湾基金聚集区发展情况、集美中央活力区(CAZ)招商引资及项目落地情况、集美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建设成效等进行了介绍。(记者 李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