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这十年”访谈现场 记者 林梓键 摄
八闽披锦绣,有福抒华章。
回顾十年光影历程、推介优秀电影作品、聚焦电影产业投资……14日,2024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特别举办“有福电影·十年纷呈”活动。
发挥金鸡百花电影节示范带动效应,活动以“有福”之名汇聚电影之力,共同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用电影讲好新时代的福建故事、中国故事。
10年来,中国电影产业迎来了井喷式发展:电影银幕数量从2013年的1.8万块,增长到2023年的8.6万块,位居世界第一;电影票房世界第二;电影产量世界第三。
“这是世界电影史上的奇迹。”中国电影家协会顾问明振江说,10年间,中国电影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电影工业化、产业化以及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观众满意度也不断增强。
现实题材与社会议题的结合,成为中国电影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突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长丁亚平留意到,10年7届金鸡奖中的诸多优秀电影,如《狼图腾》《夺冠》等,都将现实观照和人物塑造结合,赢得广泛观众基础。
主旋律电影的市场化和年轻化,更是“现象级”成就。《长津湖》《志愿军》《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等系列电影,凭借类型化策略、情感刻画和视听特效,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的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丁亚平说,年轻一代创作者的电影作品在创意和立意、价值呈现上表现出色,既保证票房,又增强了对青年观众的吸引力。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邓光辉在致辞中提及,福建正在着力打造的福文化IP中,“有福电影”品牌极具代表性。
扎根边疆大地,奉献青春力量。有一群人,用60年跨越时空的守护,换来了大戈壁中的白色原野……电影《阿克达拉》改编自福建省第二批援疆干部总领队吴玉辉创作的长篇小说《援疆干部》,以小见大讲述援疆故事,情感细腻。
当天,福建电影精品推介环节邀请7个福建重点电影项目的主创团队上台推介,其中有福建影人参与制作的电影项目,也有在福建取景拍摄的电影项目,体现福建影视热土吸引力增强与“闽派”电影的繁荣景象。
凭借东南沿海的地缘优势,10年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福建电影事业与产业开创新局面——福建省出台电影产业扶持政策,构建省市县三级叠加扶持体系,覆盖山区沿海;金鸡奖落户厦门,厦门及平潭综合实验区推出多项优惠举措;10年来,全省共793家企业申请备案2048户,获拍摄许可电影1231部,生产229部,取得国家供应许可证145部。全省第一出品电影公映94部,电影产业快速发展。
2019年金鸡奖落户厦门后,借助金鸡展开的双翼,福建重点培育推广“有福电影”品牌,开展有福电影巡展、有福电影盛典、有福电影人之夜等一系列配套活动,不断增强福建电影影响力。
10年间,“闽派”影视风格凸显。福建相继推出《古田军号》《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大闹天宫》《听见光》《谷文昌的故事》《即刻待命》等一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的优秀电影,联合摄制出品《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父辈》《守岛人》《你是我的英雄》等电影精品,精心打造《扫黑·绝不放弃》《检察风云》《无界之界》《阿克达拉》《桃李无言》等把握时代主题、彰显信仰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优秀作品。
作为闽籍优秀电影人,无限自在传媒董事长朱玮杰深感家乡电影发展态势良好。“福建已经成为中国电影重要的场域之一。”他说,福建正以数字赋能,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电影企业健康发展,民营电影企业的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得到激发。
“福建有电影,电影有福建。”朱玮杰将企业总部迁回福建泉州,期待创作更多宣传家乡的影片。他认为,福建的红色文化、海洋文化、传统文化,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都是中国电影几十年反映的主要内容。所以,他始终觉得中国电影当中的每个年代、每个时代,都有福建的生活、福建的内容和福建的创作。
《阿克达拉》导演张忠也认为,福建是影视素材宝库和拍摄佳地,且服务高效。在拍摄《阿克达拉》时,福建一路绿灯。“有一次,一个片名的修改涉及5份文件,福建省电影局半天之内就给批复了,我们是‘有福电影’最大的受益者。”
近年来,福建还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重点打造海丝电影交流平台、金鸡电影交流平台、东盟电影交流平台、柬埔寨电影交流平台、闽台电影交流平台等五大电影交流平台,深化电影交流与合作,推动电影文化互通互鉴,助力福建电影事业高质量发展。来自台湾的影视导演、制片人黄朝亮表示,金鸡奖落户后,福建的交流与政策对台湾影视帮助很大,他看好福建电影未来的发展。(记者 林泽贵 邱赵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