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南平,作为闽江源头、福建的生态屏障,“山围八面绿,水绕二江清”,宛如一颗璀璨的生态明珠镶嵌在福建北部。山多地少、乡村广袤的南平,始终牢记嘱托,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做优做足“土特产”文章,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描绘出一幅“山川吐翠‘吟吟笑’,业兴人和景色新”的山乡新画卷,谱写出“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动人华章。今起,本报推出“闽山闽水物华新·山乡新貌”系列报道,讲述发生在南平的乡村振兴新故事。

盛夏葡萄硕果累累,初冬桔柚又披橙黄。

20日,记者走进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仁山村,冬日暖阳下,金黄盈枝,“柚”见好“丰”景。

“再过些时日,我们的桔柚就可以陆续采摘了,这棚内的果可以做到完熟采摘,边采边卖。”在建阳区仁山生态果园桔柚大棚里,果园负责人张水生俯身用木棍将缀满果实的枝条小心撑起,言语中满是期待。

仁山生态果园创建于1986年,种植面积达420亩,是建阳当地最具规模化、现代化、专业化的桔柚生产基地之一。

“以前大家普遍种植蜜桔,品种单一,技术落后,品质也没有保障,一斤果只能卖2角到3角钱。遇到干旱或严寒,影响收成,很多果农最后都撑不住了。”张水生对20世纪90年代农产品“卖难”的困境记忆犹新。

尽管困难重重,张水生仍在积极寻找出路。

1993年,张水生从浙江学来高位嫁接的办法,试种了10亩桔柚。此后,果树抽新梢,果园也迎新生。但1999年的那场极端冻害,却给了张水生当头一棒——果树大多冻死、冻伤,多年积攒的“家底”几乎毁于一旦,沉重的损失,让他痛心不已。

张水生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

1999年,为了破解农业粗放发展面临的困境,经过广泛调研,南平将突破口选在创新农业和农村科技服务上,科技特派员制度应运而生。当年春天,南平市委市政府选派首批225名科技工作者奔赴215个行政村,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让“皮球”真正沉入水底。

“南平机制”的落地,正式拉开了科技进村、振兴乡村的序幕。

科技的“春风”吹过闽北的广袤乡村,也吹散了张水生心底的阴霾。2001年,带着“高位嫁接、重心下移”的使命,科技特派员应薛养来到仁山村。

“当地山高,气候湿冷,果木培育关键在合理保温。”应薛养因地制宜地为仁山的桔柚产业发展开出了首剂良方。在他的研究和带动下,大棚种植桔柚技术逐渐在仁山村铺开。

“有了大棚,我们可以更好地控温、控湿,抵御极端天气,减轻冻害、病虫害的发生。”张水生说,大棚的建设改变了他们以往“靠天吃饭”的窘境,果实产量比露天栽培提高了30%以上。此外,因为可以自然留树成熟,果实的口感更甜、化渣性更好、品质更高。

与科技“牵手”,仁山生态果园打开了新“桔”面。果园桔柚年产量达到50万公斤,产值达500万元至600万元。如今,张水生又开始尝试新建高标准智能温控大棚,致力打造物联网管理平台,发展智慧果园。

先富不忘带共富。受益于科技特派员制度,多年的实践让张水生也成为了一名乡土科特派。

“只有团结大家的力量,把‘建阳桔柚’品牌打造好,才能让大家的日子更甜蜜。”作为乡土人才,张水生常奔走于仁山及周边村庄的山间果园,借助田间课堂、农业培训等平台,手把手实地教学,毫无保留地向其他桔柚种植户传授经验。

在张水生的影响和帮助下,148户贫困户先后成功脱贫,300余名农户成长为新型职业果农。此外,张水生还充分吸纳当地村民到果园就业,每年带动村民务工收入50多万元。

仁山村支委游有玉就是仁山生态果园里的一名“临时工”。“我家里种了6亩葡萄,葡萄季结束了,我就来桔柚果园里打零工,时间上互补,无缝衔接。”游有玉说,仁山的甜蜜,来自桔柚,也来自葡萄。

“一亩葡萄十亩田,在家也能赚大钱;‘科特派’制度真是好,它是我们的致富宝。”这句在当地流行的顺口溜,印证着葡萄在当地农民致富路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仁山村被安口溪和仁山溪“环抱”,农作物容易遭受洪涝灾害,收益低下。为了摆脱困境,当地也曾引进香蕉、杏鲍菇等种植业,皆因“水土不服”而失败告终。

思路决定出路。有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撑腰”,2003年,时任仁山村党支部书记的林远兴邀请葡萄种植专家、科特派谢福鑫下村指导,号召党员发展葡萄产业,引导农户种植巨峰葡萄。游有玉就是村里的第一批葡萄种植户。

经过几年的尝试,葡萄种植在仁山大获成功。

2006年,仁山村通过党支部领办“跨村合作社”的模式,成立了山溪葡萄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采购使用生产物资、统一时间喷药、统一使用“仁山”商标、统一销售鲜果等经营管理模式,当地的葡萄产业发展渐入佳境……

如今,仁山村全村291户1130人,85%的农户种植桔柚和葡萄,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仁山村也从省级贫困村蝶变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产业红火旺山乡。

村民林知兴原本收入微薄,2004年他开始试种2亩葡萄,尝到甜头后,扩种到6亩,年收入超过了6万元;

村民余年茂和妻子早年外出务工,一年辛苦下来没攒下多少钱,2006年在村里“跟风”种了8亩葡萄,辛勤劳作换来年收入十几万元的“甜蜜”生活。

入选“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获得“中国绿色食品标志A级认证”、摘得“中国南方优质葡萄银奖”……“仁山”葡萄的名声越来越响,村民日子也越过越甜,不少人靠着种葡萄的收成,在村里盖起了洋房。

2021年,仁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贻辉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机制赋能产业发展,带着大家继续探索村强民富的发展道路。

“我们以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为启动资金,积极打造‘产业共富园’,利用村集体资金收购合作社股份,实现村集体控股58%。”林贻辉介绍,此举可让村财每年增收28万元。

“未来我们还打算把村民家门口的空地利用起来,打造美丽庭院,让村庄更美。”村财强了,百姓富了,林贻辉带领着党支部谋划着和村民一道,共绘仁山“财”“貌”双全的和美乡村美丽图景。

业兴、民富、村强。仁山的“甜蜜”,在葡萄架上,在桔柚园中,也在百姓的日常生活里……

记者手记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深入实施,打破了仁山村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科技兴农也让村民们在“葡萄沟”和“桔柚园”里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描绘出田园牧歌式的现代农业新图景。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是在科技之光的照耀下,仁山村才实现了华丽转身,更加扎实地踏上乡村振兴之路。

诚然,要让科技“春风”更好地遍吹沃野、吹活山乡,还需要不断结合时代之变、发展所需,持续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比如,继续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因地制宜推动科技成果在农村地区应用转化、加快促进科技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等。

当前,乡村振兴已迈入新阶段,我们需坚持以科技特派员制度为牵引,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进一步强化科技人才选派的精准度,推动科技服务“链条化”,释放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让更多农业所需、农民欢迎的科技成果在田间地头结出硕果。

同时,也要加大对涉农科技研发和推广的投入,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土科技人才,更好地实现科技与农业、农村、农民的无缝对接,让科技始终在服务乡村振兴中施展“魔力”、绽放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