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红梅杏喜获丰收,村民喜笑颜开。(本组图/彭阳县委宣传部 提供)

彭阳红梅杏喜获丰收,村民喜笑颜开。

毛色发亮的朝那鸡。

  毛色发亮的朝那鸡、酸甜可口的红梅杏,从2300多公里之外的宁夏彭阳县“飞跃”而来,翻山越岭来到海边,今年首次大批量进入厦门市民的餐桌。

  “一只鸡”和“一颗杏”,这是厦门与彭阳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共同挖掘、培育出的特色农业品牌,延伸出一条富民强村的产业链。

  1996年,中央确定福建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结对开展协作帮扶。28年来,厦门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先后结对帮扶了海原县、泾源县、彭阳县和闽宁镇,在资金支持、人才支援、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以及乡村治理、乡村建设方面开展协作帮扶。

  宁夏彭阳县是闽宁协作的主阵地之一。近年来,厦门彭阳两地坚持互利共赢,不断拓宽协作领域、丰富协作内容、提升协作水平,立足彭阳独有的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抓实特色产业培育、产业集群打造、消费帮扶助农增收、劳务协作提升“四项行动”。

  一幕幕产业美、田园美、生活美、乡村美的“山海”双向奔赴,在厦门与彭阳大地上不断上演。

  

  一只朝那鸡 带出亿元产业链

  这几天,在彭阳县孟塬乡赵山庄村,由闽宁资金为村集体投资建设的朝那鸡标准化养殖场内,一万余只毛色黝黑的朝那鸡集体进入产蛋期,这将为村集体带来70余万元的收入。

  今年1月,赵山庄村盘活闲置校舍养殖5000只朝那鸡,一上市便销售一空。该村又利用100万元闽宁协作项目资金,在旧学校的操场附近新建一栋占地650多平方米的鸡舍,配套自动化养殖设备和水电设施,养殖人员只需点击智能设备按钮,供水、喂料、清粪等可以全部完成。

  “以前养鸡要人工喂食、收蛋,费力费时;现在朝那鸡住上了‘风扇房’,吃上了‘自动餐’,还有传送鸡蛋的‘传送带’,养鸡产业实现了专业化和智能化。”赵山庄村党支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福建省援宁工作队彭阳工作组协助当地把朝那鸡养殖作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完善“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联农带农模式,累计投入闽宁资金1100万元,支持示范户、家庭牧场、养殖点创建,强化良种繁育、数智应用、品牌培塑、精深加工、营销创新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支持。全县朝那鸡饲养量超150万只,实现产值达1亿元以上,形成了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养鸡更智慧的同时,闽宁协作也为打开销路创造更多可能。早在2022年,厦门杏林建设公司与彭阳县供销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拓宽彭阳农产品在厦门市场的销售渠道,其中就包括了朝那鸡。翔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宁夏万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从线上线下齐发力,让朝那鸡走上更多厦门市民餐桌。

  这是厦门抢抓闽宁协作机遇,助力“彭货出山”的务实举措之一。多年来,厦彭两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农副产品产销合作机制,积极引导厦门的商超、电商平台、农产品交易市场对接彭阳县供销社等商贸流通企业,推动彭阳更多特色农产品来厦参加展会展销活动,不断拓宽销售渠道,走向更广阔市场。

  

  一颗红梅杏 带来丰收好滋味

  今年,宁夏微元素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新建24座烘干房,5条生产线马力全开,预计全年生产彭阳红梅杏产品5000多吨。“收购红梅杏鲜果1100吨,全部用于果干和饮料生产。”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是彭阳红梅杏喜获丰收、加工生产的一幕。

  在闽宁协作机制支持下,彭阳县引入节水灌溉技术让更多干旱土地具备了种植红梅杏树的条件,并与福建农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院校开展科研合作,从育苗、嫁接、栽种到田间管理,对种植户进行全流程培训,帮助当地迎来红梅杏的丰收季。

  过去,红梅杏多以农户自产自销为主,属于“提篮叫卖”的小农经济,难以产生规模化效益,无法融入全国市场。近些年,在福建省及厦门市有关方面的助力下,彭阳县建立起彭阳红梅杏交易公共信息平台,健全营销网络,发展连锁店、直营店、配送中心,支持企业、合作社参加各种形式的展示展销活动,促进了产销有效对接,实现从“零散售”变“订单销”。

  厦门聚焦红梅杏种、管、养全过程,协助举办“最香的彭阳红梅杏,送给最亲的厦门人”彭阳农产品推介会等活动,积极帮助拓展销路,让彭阳红梅杏首次成规模进入厦门市场,实现产业蝶变升级。

  今年彭阳红梅杏产量达6000吨。其中,销售红梅杏鲜果5628吨,直接为农户带来收入6223万元,红梅杏种植户户均增收1.38万元。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2.28亿元,其中一产和三产贡献约1.03亿元,二产的收购加工转化贡献约1.25亿元,实现从采摘到加工全链条增收。(记者 蔡绵绵 林施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