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们在参观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资料图)
当岁月的尘埃被轻轻拂去,曾经的历史又将熠熠生辉。今日,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闪耀开馆。
这里展陈的陶片、石器、骨器等,为我们拼凑出南岛语族先民的生活场景。透过一件件出土文物,南岛语族先民的生活图景、千年“风之路”的波澜壮阔,如今正在眼前徐徐展开……
探寻 见证海洋文明
踏入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远古的大门。
蚶壳、隆头鱼骨、海龟骨、石锛、石斧、石刀、釜、罐……一件件文物带着远古海洋的气息,迎面而来,让参观者张开想象的翅膀,穿越来到刀耕火种的新石器时代。
7000年前,南岛语族先民在滩上采贝、在海上捕鱼、在林里狩猎,将审美趣味倾注于手工制作之上。
6000年前,正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南岛语族先民驾驶独木舟,携带着印纹陶器、有段石锛、稻种等,过海峡,到台湾,更远渡万里波涛,抵达覆盖太平洋印度洋三分之一的广袤区域,将中国大陆南方的新石器文化传播到太平洋的无数岛屿……
考古界认为,新石器时代的远古先民驾驶独木舟,沿东南沿海直至广阔的太平洋区域迁徙移民,然后形成了南岛语族。平潭是南岛语族顺着海风洋流进行海上迁徙的“第一块踏板”。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史前文明被漫漫黄土所覆盖,直到七十年前,那一半埋于土里一半露于地面的贝壳被人轻轻捡起,“壳丘头”开始被世人所关注。
1958年,全省普查发现壳丘头文化遗址;1989年1月更名为“壳丘山遗址”;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考察“壳丘山遗址”后,建议定名为“壳丘头文化”;1991年3月26日,“壳丘头遗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自20世纪50年代被发现以来,壳丘头遗址经过多年持续、系统的考古学工作,成果丰硕,建立了东南沿海岛屿地区距今7500年至3000年的考古学文化序列,揭示了该地区7000年以来的史前聚落形态及其变化发展规律,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的实证。
触摸 感受先民智慧
壳丘头遗址博物馆不远处,海天一色,蔚蓝无穷无尽。这景色,一如数千年前。
数千年前,一代代南岛语族先民,在水田边嗅着稻香,在窑火旁看着陶瓷成形,在迁徙中追逐梦想成就自己。
在一代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整个平潭岛共确认有37处史前遗址,时间从旧石器时代跨越至商周时期,形成了完整的史前文化谱系,逐渐勾勒出这座海岛数千年的发展历程,有力推动了我国东南沿海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的构建,为探究早期南岛语族人群特征、生计模式、迁徙规律提供了坚实的考古学支撑。
有专家指出,壳丘头遗址群是福建沿海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是闽台史前文化之源。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的建成,像一座连接现代与远古的桥梁,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去触摸那遥远的过去,感受先民的智慧。
中国东南沿海岛屿最早的水稻遗存、福建最早的房屋建筑、疑似被拔除中门齿的人骨等一系列考古新发现,如同一块块拼图,为我们拼凑出一幅远古时期人们生活的画卷。
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里,播放着双语影片《先民的一天》,展现了壳丘头远古先民以岛为家、以海为伴,繁衍生息的生动画面。他们从自建的圆形“房子”里走出,开始一天的忙碌,而这圆形“房子”正是福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房屋建筑——干栏式建筑。
点击展台前的触摸屏幕,那些雕刻着贝齿纹、戳点纹、云雷纹、回形纹等各式各样纹饰的陶器,触手可及。它们代表着南岛语族先民早期审美意识,反映出当时两岸先民对大海的热爱与崇拜,也显示出海峡两岸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关联……
这些考古成果融合现代科技,将一段段鲜活的海洋文明故事娓娓道来。
展望 打造文旅名片
文脉悠悠,气象万千。
“向海而生——平潭史前文化”“风好扬帆——南岛语族航海术与文化”“南岛艺韵——宝尔博物馆珍藏”……探源寻根,文明发展的脉络跃然眼前。
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以“源”“流”“彩”为主线,通过丰富的文物展品、详实的历史资料以及虚拟现实、互动体验等先进的展陈手段和多媒体技术,全方位展示南岛语族的独特文化,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其历史文化魅力,也将进一步展示中国东南沿海史前文化与南岛语族文化交融共生的画卷。
眼下,平潭作为研究南岛语族起源的关键区域,正积极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通过展览、研学等方式,吸引太平洋国家专家学者、青年学生来岚交流,增进国际友谊,促进文明互鉴,不断推动“旅游+考古”多元化发展,着力打造南岛语族特色文旅名片。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学校。
以博物馆这所“学校”为依托,平潭正一体推进文物保护、文化繁荣和文明传承。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的开馆,不仅为平潭增添了一座重要的文化地标,而且为人们了解南岛语族文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窗口。它将在文化交流、学术研究、旅游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平潭与世界的联系,推动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
在时光的长河中,壳丘头遗址宛如一颗古老而神秘的星辰,如今,随着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的开馆,这颗星辰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记者 林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