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侨三代”James Cheng回到位于长乐区猴屿乡的猴屿华侨学校,为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英语课,并就教育事业发展与校方进行深度交流。

  JamesCheng是猴屿乡海外人才库的侨智人才之一。近日,猴屿乡的海外人才库初步建成,配套的侨智新质生产力培育中心、一生长乐侨智交流中心、侨智人才培训中心预计下月竣工。

  猴屿乡是著名侨乡,全乡3.8万人口中,有3.3万人是海外侨胞,集聚了丰富的华侨文化及侨胞资源。去年10月,中国海峡人力产业园在猴屿乡落地。“与海峡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沟通过程中,对方建议我们可以利用侨资源成立海外人才库,集中并运用侨智,更好地发展乡村。”猴屿乡相关负责人说,经过多方探讨,最终决定组建“一库三中心”模式的海外人才库,积极向海外人才问需、问计、问效,凝聚侨智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要让侨智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崭露头角,“发现”是首要任务。猴屿乡各村的党员干部带头行动,向海内外寻找本村侨智人才。“寻找过程中,我们发现,海外的侨智人才分散在各地,联络起来难度不小。”该负责人说,乡村干部通过微信群发动自己在海内外的亲朋好友积极摸底,还通过在家的侨眷、侨属联络海外侨智人才,并积极发动海外华侨进行深度挖掘。

  得知家乡要组建海外人才库,不少华侨积极参与,但也有一些在海外出生的新华侨存在顾虑:“加入人才库后,我们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合作?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面对这些疑问,乡村干部充分发挥“三问于侨”优势,通过上门约侨属、电话越重洋、侨海通视频连线等形式积极与海外华侨进行沟通,从文化交流开始,逐渐加深对彼此的认同,再将组建海外人才库的初衷、构想娓娓道来,并引导华侨共同探讨海外人才库将来的合作方向、合作形式,收集了不少意见与建议。

  乡村干部的诚恳打动了海外华侨,他们积极配合建库工作,并发挥才智建言献策,为海外人才库提供了不少合作思路。综合华侨意见,猴屿乡决定从文化交流开始,以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为深入合作点。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目前,猴屿乡153名杰出海外人才被纳入库中,并对他们的专长和成果等进行记录和分类。这批侨智人才年龄在30岁~60岁,不乏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名校人才。接下来,他们将把多年积累的各行业经验变成智慧力量,支持家乡建设。

  受张村党支部书记张臣志的邀请,从张村走出的园林景观设计师张立君成为海外人才库的一员。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反哺家乡,参与规划张村康桥文化街区、猴屿乡浮岐村当岐景观设计等多个景观改造提升项目。

  张立君说,被选入海外人才库让她倍感自豪,“这是一个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绝佳机会,我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为猴屿的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更多建议,助力家乡打造宜居宜业的环境,为家乡的繁荣贡献更多的力量”。

  海外人才库初步建成,位于张村的侨智新质生产力培育中心、一生长乐侨智交流中心等配套的基础设施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为了给侨智人才提供更多的交流空间,我们活用近3000平方米的闲置侨房,投入100多万元进行内部改造提升,建设一生长乐侨智交流中心;投入150万元,将张村礼堂改造成侨智人才培训中心。”项目负责人说,两项工程预计下月建成,将成为猴屿乡常态化“三问于侨”的重要平台,后续将通过举办线上视频交流会、线下培训、座谈会等形式,鼓励海外人才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记者 宋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