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人民日报》以《纺织企业新技术应用赋能生产全链条》为题,聚焦报道了长乐企业——福建长源纺织有限公司在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方面取得的成果。

长源纺织车间。

近年来,福建长源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源纺织”)以“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生产全链条,实现提档升级、节能降耗。

“千人纱,万人布”曾是传统纺织产业的真实写照,如今依托数字化、智能化,纺织产业加速向技术密集型蝶变,纺出向新向绿的新画卷。

记者走进长源纺织智能化示范车间,只见上万平方米的厂房干净清洁,上百台纺织机器整齐排列,生产线上仅有十几名工人在巡检。

据悉,为了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中心的创新驱动作用,长源纺织计划每年把不低于主营业务收入3%的资金,作为创新研发专项资金,持续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联合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东华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长源纺织还开展了多个科技项目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截至去年底,共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76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9项。

除了应用新技术改造生产环节,长源纺织还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步伐,致力于功能性纺织品用纱的研发与创新。公司推出的抑菌防臭纱线、聚乳酸纱线、石墨烯系列纱线、抗阻燃涤纶纱线以及抗阻燃莱赛尔纱线等新品,投放市场后反响热烈,订单纷至沓来。

抑菌防臭纱线采用了独特的抗菌技术,能够有效抑制细菌滋生,保持织物的清新和卫生;石墨烯系列纱线具有保暖、抑菌功效;聚乳酸纱线则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环保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为纺织品带来了全新的应用前景。这些新品的热销不仅为长源纺织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纺织行业的地位和影响力。

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公司产品先后荣获“中国棉纺织行业优质色织布用纱精品奖”“中国纺织工业产品开发贡献奖”“第六届中国十大纺织科技应用示范奖”等全国行业性嘉奖。以国产化莱赛尔新型环保纤维与其他高品质纤维混纺应用开发的“全气候热湿舒适纱线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获得中国纺织科技进步二等奖。(记者 徐文宇 通讯员 陈佳雯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