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关帝文化产业园(资料图片)
海风中,一架无人机穿梭在东山关帝文化产业园,全天候高频次对园区进行巡检。
这是不久前完成验收的东山县空中巡管跨部门一体化数字治理指挥中心及东山县四维时空数字孪生大数据中心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在蝶岛,低空经济与数字治理的深度融合,成为文化遗产的“守护盾”。
位于关帝文化产业园的东山关帝庙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日前,国家文物局批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关圣文化史迹”,联合申报遗产地涵盖四省六地八处,东山关帝庙位列其中。
去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东山关帝文化产业园时强调,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
做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关帝文化产业园及东山县面临的必答题。文化遗存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如何精细呵护?
去年11月,无人机巡检系统“云小圣”腾空而出,化身空中网格员,实时感知与记录覆盖区域的数据,通过“机器自动建图+时间轴管理”技术,生成精确的三维实景模型,及时反映城市全生命周期的监管状态。此后,首期36套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完成建设,实现全县243.4平方公里无人机巡检全覆盖。
“我们在厘米级精度的实景模型基础上引入时间维度,获得了无人机四维实景模型,为文物保护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这个模型,也是全国首个登记认证的四维实景模型。”项目负责人介绍,天上巡、点上测、网上管,以无人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手段赋能产业园发展。(记者 张子言 杜正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