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记者带你去认识福清市助老助医公益协会会长祝花兰。她扎根福清20余载,带领300余人公益团队构建“三维公益生态”体系,累计开展388场帮扶活动,送出价值63万元物资,用6011个小时的志愿服务践行助人理念。

祝花兰。

祝花兰1973年出生于江西山村,自幼尝尽生活艰辛。“小时候家里揭不开锅,是乡亲一捧米、一把菜帮我们熬过来。”母亲对祝花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叮嘱,像种子深埋她的心田。

嫁到福清后,尽管从事的贸易工作繁忙,但她仍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每逢新学期开学,她都会给寒门学子送上助学金。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她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5000元。2016年,祝花兰加入福清市薛建波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团队,并担任该团队荣誉副会长。她持之以恒参与团队的“日行一善”活动,经常下乡慰问空巢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帮扶贫困家庭。2018年,她在一次走访帮扶活动中,看到高山镇一对父女生活非常艰辛,默默记在心里,之后每年都为这对父女送去一笔慰问金,持续至今。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祝花兰带领团队第一时间为战“疫”一线人员捐物。

70多岁的陈老伯曾感动地说:“花兰给我们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转变,因为她,我们从灾难中收获幸运。”孤儿小敏(化名)被祝花兰的爱感化,成了一名帮助他人的志愿者。

“在志愿服务中,我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了更深切的体会。”祝花兰说。

2020年4月26日,福清市助老助医公益协会成立,祝花兰被推选为会长。为了让协会能正常有序地开展公益活动,她把自己160平方米的旺铺无偿提供给协会作为办公地点。

该协会从初创时仅有12人发展到如今拥有300余名会员。祝花兰带领团队打造出“三维公益生态”:“爱心聚融”精准帮扶,建立困难群体数据库,实现“点单式”救助;“妇女微家”赋能工程,以一对一护航方式,帮助困境女性再就业;“阳光1+1”乡村振兴,带领团队深入18个偏远村落,为困境群众送上温暖和帮扶。

在祝花兰带领下,协会志愿者持续开展相关公益帮扶慰问活动,并与多家医疗机构和养老单位达成合作协议,开设绿色就医窗口,给予贫困老人一定金额的看病资助,并经常与医疗合作单位下乡开展义诊活动。

协会办公室的墙上,4A级社会组织牌匾与福建省“十大最美组织”奖状交相辉映。

“母亲教会我感恩,而我想告诉所有人,善意从不孤单,它会在传递中长成森林。”祝花兰说。(记者 梁凯鸿/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