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胡培松,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谢华安等水稻领域专家齐聚海南三亚,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完成的科研成果“耐储藏抗病优质香稻福香占的选育与应用”开展评审。他们一致认为,该成果原创性强,技术路线新颖,在耐储藏优质稻新品种选育方面实现较大突破。

“稻谷在储藏过程中,易陈化变质,加工成稻米后口感差、有异味,造成粮食浪费;作为稻种,种子活力降低,影响粮食产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张建福说,选育兼具耐储藏、优质、抗病等特性的水稻新品种,源自产业与市场的迫切需求。

谢华安、张建福团队长期开展耐储藏水稻种质资源筛选、鉴定和评价,挖掘出粤晶丝苗等耐储藏的水稻种质资源,创制了耐储藏水稻育种核心亲本,并逐步摸清了调控稻谷耐储藏性的相关分子机制。在此基础上,该团队综合运用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技术,育成首个耐储藏、抗病、香型、优质水稻新品种“福香占”。

作为十八年磨一剑的育种成果,“福香占”在选育过程中实现了多个优异基因的精准聚合,包括耐储藏基因、稻瘟病抗性基因、香型基因等。该品种曾获得福建省优质稻食味品质鉴评金奖、第三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等荣誉。(记者 张辉 通讯员 胡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