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福建省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3232.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省统计局分析认为,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省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

当前,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巩固。但我们从“5.7%”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里,仍然看到福建经济稳中有进的良好开局。起势良好,接下来如何延续“稳”的态势?怎么保持“进”的干劲?从“5.7%”背后的相关数据里,我们看到今年福建经济运行持续向新向好的底气、信心与韧劲。

底 气

总的看,今年福建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5.7%,得益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和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分产业而言,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40.49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437.94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253.95亿元,增长5.1%。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积极的运行数据,共同筑就我省经济“稳”的态势。

“5.7%”的底气,来自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比上年全年提高1.7个百分点;38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2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为84.2%。与此同时,全省规模以上经营主体持续增加,共新入库“四上”单位2486个,反映出营商环境优化正激发出更大的经济活力。

“5.7%”的底气,来自政策效应持续显现。这在数据上直观体现为:全省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3.9%,增幅比全部投资高8.8个百分点;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2.9%,增幅比全省投资高7.8个百分点;智能手机零售额增长26.1%,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38.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7.6%、家具类零售额增长14.1%。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快速增长,技术改造升级力度加大,以旧换新相关品类持续热销……我省“两新”政策拉动的显著效果,正成为经济运行向新向好的坚实底气。

信 心

越是困难当前,越要保持信心,但遇难而进的信心来自哪?从“5.7%”里,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福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强劲势头,正在汇聚成我省经济“进”的信心。

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据发布会介绍,福建省的福州和厦门同时入选此次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试点内容包括在电信领域取消应用商店、互联网接入等服务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鼓励发展数据标注产业,发展游戏出海业务等。

福州和厦门同时入选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传递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积极信号,恰与福建一季度有关经济数据相呼应。据统计,1—2月,我省规模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15.14亿元(错月指标,下同),同比增长18.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95.56亿元,增长12.2%。全省限额以上单位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0.6%,拉动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5.5个百分点。

我省经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体现于新兴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同时也体现在装备制造业增长、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等方面。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速加快:增加值同比增长15.0%,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高6.6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提高8.6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3.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2%。

值得关注的是,民营经济作为福建经济的重要特色、优势和活力所在,为我省的良好开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71.9%。(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韧 劲

为广大经营主体提供有力要素保障,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注重民生支出数据的“温度”,是我们从“5.7%”里看到的经济运行韧劲所在——

市场活力持续保持韧性。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小微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66.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个百分点,工业中小微企业体现出较强韧性。

要素保障有力。电力供应较为充足,全社会发电量同比增长2.3%,用电量增长5.1%。金融存贷款保持增长,3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4.6%,贷款余额增长4.5%。

民生补短板稳步推进。民生财政支出保持稳定增长,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14.3%,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3.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2.1%,教育支出增长11.7%。部分民生领域投资增长较快,全省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63.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3.4%。

关注中小微企业、关注市场、关注百姓民生,不仅是福建经济当下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亦是未来行稳致远的关键。省统计局分析认为,下阶段,我们要扎实推进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新向好。(记者 林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