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国际旅游节在福州开幕。(王东明  摄)


 全景一 

涌动的“海丝”潮

近年来,福建大力实施“丝路海运”、“丝路飞翔”、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境外经贸合作重点园区建设、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文化旅游品牌塑造、扩大国际朋友圈等七大标志性工程,推进“海丝”核心区建设走深走实。

文ㅣ林春茵 叶秋云 许烨婷 孙虹 刘可耕


2019年的岁末,“海丝”在加快推进“海丝”核心区建设的福建成为热词。

无论是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舞蹈艺术交流周、首届“海丝”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大会、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接踵而至,还是“丝路海运”联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职业教育联盟、海丝国际旅游中心相继成立,都涌动着“海丝”交流合作的热潮。

上海歌剧院舞剧团的演员宋洁在开幕式上表演独舞《吉祥鸟》。(张斌  摄)

印度的舞蹈演员在表演群舞《AGNI》。(张斌  摄)

近五百中外舞者“海丝圆梦”

印度舞中的火神、新加坡中华舞里的勇士、日本歌舞伎演绎的藤娘、中国民族舞的飞天,齐齐登上“海丝圆梦”的舞台。

2019年12月5日,近500名中外舞者以舞会友,在福州开启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舞蹈艺术交流周的帷幕。

本次活动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福建省舞蹈家协会、福州市文联承办,吸引来自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舞者舞团同襄盛举。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表示,该项活动已连续举办两届,为“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舞者提供一个建立友谊、进行文化交流及多元舞蹈展示的平台。

福建省文联书记处书记、副主席林瑞发说,福建正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海丝”舞者们围绕当代语境进行舞蹈艺术的发展和融合,开拓了舞蹈艺术合作交流空间。

各国舞者的演出充满各国风情。来自泉州市闽南民间歌舞传承中心的“飞天”舞者回溯古代丝路的繁华,上海歌剧院舞剧团的女子独舞“吉祥鸟”传递和平美好之意。埃及、乌克兰、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街舞冠军同台尬舞。

福建省舞蹈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缪丽容说:“舞蹈交流是跨族群的文化对话,有艺术之美、有理想的坚守,还有文明互鉴的交融包容。”

日本舞蹈艺术家藤荫里燕告诉记者,藤荫流在传统日本舞中引入了现代舞元素,呈现出开放和包容的姿态,“这和海丝的精神是相契合的”。 

香港舞蹈团首席演员陈俊用现代舞演绎了他心目中的“东方之珠”。“这是具有现代感的中国味道。”他说,“在中西合璧的香港城市文化中,赢得观众的依然是中国舞蹈的人文神韵。”

率6名舞者前来交流的印度编导鲁克米尼·查特吉说,寄寓在舞蹈语汇中的民族文化进行碰撞交融,是丝路舞蹈交流的目的,“这样的对话让我们更加成熟和饱满”。

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舞蹈艺术交流周每两年举办一届。本届为期五天里,各国舞者共同参加专家讲坛、交流研习课堂、优秀舞蹈进校园及采风等活动,面对面交流,心与心相通。

国医大师李佃贵传承工作室揭牌。(吕明  摄)

共推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海丝’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是首届“海丝”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大会的主题。

大会期间,俞梦孙、张伯礼、李佃贵、杨春波等一批院士、全国名中医齐聚,专家学者近500人携手推动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俞梦孙表示 ,希望福建中医药大学以举办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不断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为建设“健康中国”“健康福建”贡献力量。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在会上指出,中医药已经进入新时代振兴发展新阶段。希望与会同仁围绕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求导向,紧扣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凝聚共识,加强协作,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发展。

他建议,坚持传承精华,深入推进中医药活态传承;强化守正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挥核心优势,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引人注目的是,福建中医药大学修园中医药传承基地成立揭牌;“海丝”回医药研究所、“海丝”针刀医学研究所、“海丝”骨伤研究所、“海丝”肛肠研究所、“海丝”脾胃研究所5个研究所成立揭牌;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岐黄学者工作室等6个工作室成立揭牌。

而且,6个工作室和5个研究所聘请了一批省内外院士、国医大师和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带头人,国医大师李佃贵就是其中一位。

李佃贵认为,中医药大学的教育模式是以院校教育为主,教育形式规模化、标准化了,但在某些方面还不适应中医理论实践的要求。建立传承工作室,对于当代发展、壮大中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模式,也是培养人才非常好的一种渠道。“希望通过这个传承工作室,将来可以培养一批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继承发扬中国医学。”

全国名中医杜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5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就携带了大量的中医中药到东南亚及非洲一带,很好地将中医中药传播出去。今后,他和学生会致力于向海外传播中医中药文化,也接收东南亚一带以及台湾地区的学生到工作室工作,把中医中药的知识传授给他们。

据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透露,中华中医药学会和福建中医大学联合举办的“海丝”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大会,未来将每年举办一次。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职业教育联盟启动。(伍文华  摄)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职业教育联盟成立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一大批重大工程和国际产能合作项目相继在“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落地,需要大量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参与建设。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认为,面向世界,中国的职业教育要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优势和企业资源优势,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性技术技能人才,服务沿线国家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助力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职业教育联盟应此在“海丝”起点城市福建省泉州市成立。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职业教育合作论坛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职业教育联盟成立大会上,近300位来自柬埔寨、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合作机构、社会团体代表见证了该联盟的成立。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职业教育联盟是以福建省高职院校为主体,吸纳“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机构和企业参与的教育合作组织,是非政府、非营利、开放性、国际化的职业教育合作平台。 

黎明职业大学地处泉州,而泉州经济总量连续20年领跑福建,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而深厚的产业背景和就业空间。

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健说,黎明职业大学董事会集聚了众多企业家、港澳同胞和东南亚华侨华人,在国际化方面独具优势。因此,“海丝”职业教育联盟秘书处落户黎明职业大学,是统筹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部署,也是众望所归。

从2018年开始,越南河内纺织工业大学就与包括黎明职业大学在内的中国高校合作,共同培养品德兼优、具备技术及汉语水平的纺织专业储备人才,为到越南投资的中资企业输送优质的高层次劳动力资源。

越南河内纺织工业大学副校长阮秋红表示,希望借助联盟这个平台,与中国各地的纺织院校加强交流,并寻求进一步合作的机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也为越南服装专业的学生提供到中国留学深造、勤工助学的平台。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职业教育联盟共有顾问单位2个、理事长及副理事长单位20个、理事单位102个。作为理事长单位,黎明职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松柏表示,联盟成立后,将在“海丝”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人才培养、职业培训、技术研发等各类相关基地;与沿线职业院校联合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和学术研讨活动;面向沿线招收来华留学生;向沿线提供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教师、教材、教法等优质教学资源,以及牵线海外中资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等。

七位“海丝”沿线国家的代表受聘为陈靖姑信俗文化海外推广大使。(刘可耕  摄)

陈靖姑文化海丝行启动

由国家一级演员、闽剧“非遗”传承人、福州市闽剧院副院长林颖领衔主演的传统闽剧经典剧目《陈靖姑》,2019年12月20日晚在福州上演,将闽剧与陈靖姑文化两项福州特色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精彩呈现给观看演出的海内外观众。

随之,“南台临水、扬帆海丝”2019陈靖姑文化海丝行活动在福州启动。来自新加坡、美国、西班牙、南非、英国、日本等各国以及闽台两地的嘉宾,共聚陈靖姑文化的发源地,探寻陈靖姑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间的紧密联系。

中共福州市仓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甦表示,仓山作为陈靖姑文化的发源地,一直十分重视陈靖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结合“海丝”历史文化,依托福州作为“海丝”门户的历史背景,举办陈靖姑文化海丝行主题活动,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

启动仪式上,主办方举行了陈靖姑信俗文化海外推广大使聘任仪式、陈靖姑文化主题画册首发仪式,面向海内外进一步推广陈靖姑信俗文化。

新加坡世界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主席王忠义受聘为陈靖姑信俗文化海外推广大使。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千年女神缘,牵起海丝情”,福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由陆地向海洋延伸的重要窗口,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一代又一代走向海洋,耕耘“海丝”,也把这里土生土长的文化带到了“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

“陈靖姑信俗文化在福州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也是福州作为‘海丝’起点的重要体现。”福州市仓山区陈靖姑文化研究会会长郑炜表示,希望借由持续举办的陈靖姑文化海丝行活动,进一步推动陈靖姑信俗文化在“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传承与发展。

相传,陈靖姑出生于福州仓山下渡,她的故事在闽中世代相传,其信仰播及闽东、浙南、港澳、台湾以及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被百姓尊为“妇幼保护女神”。陈靖姑信俗文化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