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跟随观鸟爱好者们一同走进大自然寻找这些“报春”的鸟儿,看看它们都是如何“响应”春的号召,为这满城春色添上美妙的鸟语花香。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鸟类作为大自然的精灵,也都用自己的行为宣示春的到来。

“以前大家都把布谷鸟视作‘报春鸟’,实际上有报春行为的鸟远不止布谷鸟。”泉州市观鸟学会会长吴轲朝介绍道,不少鸟类会通过自身行为的变化来“报春”。近日,记者跟随观鸟爱好者们一同走进大自然寻找这些“报春”的鸟儿,看看它们都是如何“响应”春的号召,为这满城春色添上美妙的鸟语花香。

□记者 郭芳蓉 实习生 魏慧婷

大家熟悉的叉尾太阳鸟即将北归 (黄水田 摄)


红耳鹎叼着刺桐花站在刺桐树上(吴轲朝 摄)


黑嘴鸥转羽完成后“戴黑帽”(吴轲朝 摄)


出现在泉州海交馆的红胸姬鹟 (吴轲朝 摄)


成群的反嘴鹬在泉州湾翱翔 (吴轲朝 摄)


珠颈斑鸠出现在泉州晚报社后花园 (丁思龙 摄)


琵嘴鸭水中觅食 (吴轲朝 摄)

春回大地暖 留鸟活动多

连日来,春光明媚,不少市民出外踏青。许多人注意到,泉州市区各大公园及植物茂盛的地方,经常能见到一些鸟的踪迹,其中许多是暗绿绣眼鸟、红耳鹎(bēi)、白头鹎等。“春天到来后,首先能注意到的就是这些留鸟(终年生活在一个地区,不随季节迁徙的鸟统称留鸟)发出的春天信号。它们的活动增多,出来觅食的时间也变长。”吴轲朝表示。

市区暗绿绣眼鸟活跃

近日,天气晴好,记者在泉州海交馆办公区前的草丛中看到,草坪喷头正喷着水,数只暗绿绣眼鸟正在一旁嬉戏、洗澡。“春天来了,我们在市区各大公园里可以看到,暗绿绣眼鸟多起来了,它们纷纷跑出来觅食,羽毛也丰满起来了。”吴轲朝说道。

暗绿绣眼鸟为小型鸟类,体长9厘米—11厘米。上体绿色,眼周有一白色眼圈极为醒目。下体白色,颏、喉和尾下覆羽淡黄色。此鸟性活泼,在林间的树枝间敏捷地穿飞跳跃,主要以昆虫和一些植物为食。

作为泉州的市花,刺桐花在泉州多有分布,红艳艳的花朵总能吸引各种鸟类,其中经常能看到尾部底端呈红色、头部尖尖的红耳鹎。它们喜欢吃刺桐花的花蜜,总是成对出现。

刺桐路上也种植着一些刺桐树。在刺桐路旁的泉州晚报社后花园,也出现了红耳鹎的身影,他们体长18厘米-20厘米,雌雄相似。下午5点左右,记者来到花园,循着悦耳的鸟叫声,可以看到在夕阳照射的树上,停留着一对红耳鹎。“你们经常在这个地方听到的叫声主要是红耳鹎和白头鹎的,春天到了,它们就跑出来活动了。”吴轲朝说道,此外,观鸟爱好者也在花园内发现了不常见的白腹鸫(dōng),还有珠颈斑鸠、鹊鸲(qú)、乌鸫等鸟类。

山区留鸟纷纷露面

“除此以外,像安溪、永春、德化等山区,黄鹂、画眉等也纷纷出来活动,这也是在报春。”吴轲朝介绍道,画眉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体长21厘米-24厘米,栖息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开阔林地、灌丛、竹林等,喜成对或集小群活动。是常见鸟种,活动于我国东南大部分地区。

穿新衣戴新帽  

鸟类“变装”迎春

每次春节,大家都习惯穿新衣戴新帽换新颜。“过了冬天,它们也会用‘靓装’迎来春天。”吴轲朝表示,在鸟类的报春行为中,最特别且有趣的是不少鸟用换羽来迎接春天。

为生存  

鸟类爱在春天转羽

“鸟类的换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活动,很多都是在春天进行的。”吴轲朝介绍,之所以换羽,一是因为繁殖需要,再者就是生理需要。漂亮的羽毛可以传达求偶信息,而换羽的更多是雄鸟,以此来吸引雌鸟。不过,过于漂亮的羽毛太招摇,不利于隐蔽,所以等到繁殖期过后,鸟类又会换上颜色比较朴素的羽毛,更利于生存。

而从鸟类的生理上来看,经过漫长的冬天,许多鸟类在迁徙的过程中羽毛有了一定程度的磨损,到了春天就会把旧的换掉。“年轻力壮的鸟会率先转羽,然后其他的成鸟陆续转羽变色。”

牛背鹭大白鹭“最有型”

近日,记者跟随观鸟爱好者们前往泉州湾(石狮蚶江段)找寻春天换新装的鸟儿。下午3点左右,海水还未退潮,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到不远处水中湿地上有一群密密麻麻的鸟。“这些是黑嘴鸥和红嘴鸥。”观鸟爱好者介绍,黑嘴鸥几乎都转羽了,头上的羽毛几乎都是黑色,与红嘴鸥还未换羽的白头形成鲜明对比。记者观测到,黑嘴鸥大都“戴黑帽”,只有少数不是那么黑,在头部黑色的映衬下,白白的眼睛很明显。

“不止黑嘴鸥,牛背鹭在春天也会大换样,其脖子部的白羽开始转黄羽。而大白鹭的繁殖羽出来就更漂亮了,两根冠羽出来,尾羽呈松花状,原本的黄喙开始转变,从嘴尖开始变黑,脸部转绿蓝色更艳。”吴轲朝介绍,这两种鸟转羽时比较典型,在泉州湾比较常见。其中,牛背鹭常在牛背上寻食,因而得名。

南来北往迁徙忙 

做客泉州来报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冬去春来,许多鸟类都会迁徙。从外地“来访”或者即将北归的鸟类,都是报春的信号。

红胸姬鹟成为泉州“新成员”

此次记者与观鸟爱好者们的泉州海交馆之行,有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找寻红胸姬鹟(wēng)的身影,亲身参与泉州鸟类的记录。吴轲朝告诉记者,这只红胸姬鹟是前来泉州旅游的外地游客发现的。“当时那位游客想拍刺桐花,偶然拍到了一只不常见的鸟。碰巧那位游客也是观鸟爱好者,就分享到微信群里,经过大家确认证实是红胸姬鹟。”吴轲朝介绍道,红胸姬鹟是我国2007年才认定的新物种,在全国的记录很少。而福建地区加上此次在泉州发现的,目前只有6个地方有记录。

红胸姬鹟体长11厘米-13厘米,成年雄鸟喉部的橘红色一直延伸到上胸部(红色区域的面积随着年龄增加),而脸部及前额灰色,下喙为浅色。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阔叶林、针阔林混交林和针叶林中。

起初,大家都没有发现红胸姬鹟的身影,于是有经验的观鸟爱好者通过其特别的鸣叫声辨别寻找。“它一开始会比较有警惕性。”话音刚落,观鸟爱好者眼睛一亮,指着一个方向低声说道,“在那里!”记者拿着望远镜观测到了这只红胸姬鹟,它被记录为泉州市第359种鸟类。

吴轲朝介绍,红胸姬鹟先在海南岛和东南亚一带越冬,之后将飞往新疆、西藏一带繁殖,在迁徙途中经过泉州,这就是春天来了的信号。

熟悉的叉尾太阳鸟即将北归

春天是候鸟北归的季节,一部分在泉越冬的候鸟即将远走,这也是春的信号。近来在泉州市区常见的叉尾太阳鸟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市区开元寺、东湖公园、西湖公园、海交馆等地,都能看到叉尾太阳鸟。不久,它们就会离开泉州,前往北方报春,待到11月份又会返回。

在泉州湾(石狮蚶江段),记者观测到了一群反嘴鹬,2000余只展翅翱翔,颇为壮观。反嘴鹬因其细长的嘴向上翘而得名,作为候鸟,它们也即将离开泉州。

“春江水暖鸭先知”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鸭类也是候鸟,泉州的鸭类三月初也会往北走。在位于沿海大通道的鸟类监测塔前,用望远镜可以看到一些鸭类在水里游泳:绿翅鸭、琵嘴鸭、赤颈鸭。它们都摆动着“小短腿”,在水面上游着,有时候也会飞起来。其中,绿翅鸭最吸引眼球,其雄鸟的颈部和身上都有绿色的花纹,色彩较为艳丽,而雌鸟的全身羽毛像豹纹。

“布谷鸟和燕子的到来也是春天的信号,但是还得再过一阵子。”吴轲朝告诉记者,实际上人们所说的布谷鸟就是大杜鹃。大杜鹃体长32厘米-35厘米,栖息于开阔林地,特别是在近水的地方。中国见于除高海拔和沙漠以外的大部分地区,为夏候鸟。

“近年来,泉州的生态越来越好,鸟儿们报春也越来越热闹了。”吴轲朝说,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鸟来到泉州,为这充满生机的季节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