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城区全景 新华网发(吴宝烨 摄)

晋江,“晋江经验”的发源地

但晋江故事绝不仅于此

生意之外,还有历史,还有文化

自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置县

晋江已有1300多年历史

自古以来

晋江就是泉南首邑、海丝起点和著名侨乡

中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浑然一体

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

赋予晋江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五店市传统街区 新华网发(晋江市委宣传部 供图)

千年古邑晋江

在远近商帮的流转里

走出了蜚声海内外的五店市

五店市传统街区 新华网发(魏培全 摄)

五店市是晋江的发源地

承载着一座古道驿站的千年遗存与记忆

相传在唐代

青阳蔡氏于此地开了五间店

得名“五店市”,并一直沿用至今

这里仍保留有闽南最大规模的明清红砖古厝建筑群

如今已然成为晋江的“城市会客厅”

安平桥 新华网发(姜克红 摄)

“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三洲”就在晋江畔

宋元时期

这里万国商船鳞次栉比

晋江接纳着异域文化风情

也把闽南独特的风土人情带到全世界

安平桥桥头 新华网发(姜克红 摄)

2021年7月25日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其中包括晋江的安平桥、草庵摩尼光佛造像和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

安平桥 新华网发(肖和勇 摄)

始建于南宋的安平桥

以“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宏大气魄

勾勒出800年来无数晋江人“下南洋”的激情岁月

安平桥的建成

是官方、宗教人士、商人、民众的共同参与

既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多元化的社会结构

又反映了海洋贸易给泉州社会带来的经济繁荣和财富积累

草庵 新华网发(赖进财 摄)

位于晋江华表山麓的草庵

见证了摩尼教在宋元泉州的传播

摩尼光佛造像 新华网发(魏培全 摄)

世界仅存的摩尼光佛造像就在草庵内

展现出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强大的文化包容力

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 新华网发(赖进财 摄)

“五坞十八曲”的磁灶窑址

是宋元时期泉州外销瓷窑址的杰出代表

反映了泉州以外贸手工业为特点的产业结构

以金交椅山古窑为代表的磁灶窑出产的中国陶瓷

就曾随着“万国商”远达“五海三洲”


自西晋永嘉年间中原士族衣冠南渡以来

晋江承续中原文化

古韵古味沉积千年

古乐、古戏、古早味遍及晋江大地

南音 新华网发(陈铭伟 摄)

缘起唐宋中原音乐的南音

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

在闽南传唱了千年

有着“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之称

掌中木偶戏 新华网发(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供图)

源自晋代、兴于明清的掌中木偶戏

堪称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稀有剧种

以泉腔演唱的晋江掌中木偶戏

被称为南派布袋戏

在全国戏曲门类中风格鲜明独特

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品”

新华网发(晋江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晋江安海镇的嗦啰嗹习俗又称采莲

以古越文化妆扮唱念的表演形式

源自古代泉州“驱疫傩”及唐宋宫廷“采莲舞”

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端午节踩街民俗

晋江深沪中心渔港 新华网发(赖进财 摄)

临海而居的晋江人

有着面向海洋的开放意识和无所畏惧

他们闯海行商

形成“十户人家九户侨”的侨乡特色

梧林村 新华网发(徐维耕 摄)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梧林传统村落

几经变迁

群集了众多华侨大宅

百年间万国建筑绰约生长

被誉为“华侨建筑博物馆”


斗转星移

来去晋江之间

我们寻迹众多人文景观

仰怀深厚的海丝文化印记

更以万千的历史豪情

赓续新时代“海上丝路”荣光

见证“晋江经验”在新时代彰显的澎湃力量


文案:刘丰

资料来源:晋江市委宣传部、晋江市文化和旅游局、晋江市文物保护中心、晋江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