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部专门保护华侨历史遗存的设区市法规,由泉州市人大常委会报请批准的《泉州市华侨历史遗存保护条例》,近日获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这既是泉州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探索“小切口”立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又是打好法治“侨牌”、凝聚侨心侨力的具体行动。
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拥有海外华侨华人950多万人,是全国地级市中华侨数量最多的城市,保留着“番仔楼”“闽南侨批”等众多华侨历史遗存。此次,泉州立法保护华侨历史遗存,对密切海外侨胞和家乡的情感联系,不断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具有重要意义。
在“世遗之城”超级IP持续出圈出彩的当下,泉州如何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华侨历史遗存,使之成为打造世遗保护利用典范城市的生动注脚、发展文旅经济的动能活力,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重大课题。
以“绣花”功夫贯穿全生命周期保护,让华侨历史遗存“历久弥新”。数百年来,泉州城乡形成数量众多的侨厝、侨居、侨村。近年来,泉州采用低冲击、微干扰的精细“绣花”功夫,修缮保护鲤城陈光纯故居、晋江梧林胸怀祖国楼等160余处华侨历史建筑,并依托华侨古民居建设永宁镇华侨历史纪念馆、披云灵光家国情故事馆等200多个精品乡村侨史馆、侨领馆,这些美丽的华侨建筑也收获了“刺桐侨厝”的集体命名。去年年底,泉州启动“刺桐侨厝”保护利用三年专项行动,全面构建系统性、整体性华侨建筑保护体系,创建华侨建筑保护利用典范城市。目前,各地均已完成“刺桐侨厝”首轮摸底调查,有历史保护价值的建筑将于11月按标准认定公布名录,为海外游子守住“乡愁基因”。对这些有形华侨历史遗存的科学保护,将有效凝聚广大泉籍华侨华人的家国情怀力量,吸引他们多回乡走走看看、投资考察,赋能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
以“活态”利用讲好新时代侨乡故事,让华侨历史遗存“激活新生”。近年来,泉州各地积极创新研究华侨历史建筑改造利用的技术和方法,以利用促保护,通过开办侨史馆、展览馆、博物馆、传统作坊,发展文创、旅游、地方文化研究等方式,在华侨历史遗存业态活化方面积累了大量好经验。比如,晋江梧林传统村落秉承“固态保护、活态传承、业态提升”的理念,重点引入文创、非遗、文化行馆等高端文旅业态,让传统建筑鲜活时尚、焕发生机,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神留乡愁”;台商投资区龙苍村联合区、镇一级单位成立“龙苍番客楼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分批次对番客楼进行修缮、改造提升,并引进餐饮、住宿、茶舍、咖啡馆等业态,让番客楼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今后,泉州各地要立足侨乡历史传统与本土实际,依托涉侨特色老宅、名人故居等古厝古建筑,加强探源研究、价值挖掘和宣传展示,将华侨历史遗存的保护利用纳入宣传教育、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等规划,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推动合理利用华侨历史遗存。对于集中成片、条件较好的侨厝群,可以引入第三方资源进行保护开发与活化利用,带动侨乡经济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华侨历史遗存不仅是闽南文化与海外文化交流的有形时代见证,更是海外侨胞联结故土家乡的无形精神纽带,承载着海外游子的乡愁记忆和家国情怀。我们期待泉州探索出更多从“可用”到“好用”的华侨历史遗存全生命周期保护利用新路径,为全国侨乡提供一份可资借鉴的保护利用示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