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清晨,山城周宁气温只有3℃,一阵山风吹来,让人不禁打起了寒战。可福建青山特材不锈钢深加工项目建设现场,却处处升腾着“热浪”,工人在各作业区域有序施工,车辆往来穿梭,设备高速运转。“今年前11个月,我们抢抓工期,全力推进项目主要控制性节点建设,目前部分厂房已建设完毕。”周宁县宁福工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钦华说。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奋力争当高质量发展先行者。作为周宁县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总投资5.98亿元,总建筑面积15.23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年产不锈钢管超4.5万吨,产值超20亿元,有效推动周宁县建设全国最大不锈钢钢管、针管生产基地,助推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增长。
招大引强,山里崛起产业园
受先天条件限制,周宁县工业底子薄、基础差,2019年之前县内规上工业企业仅41家,年产值18.47亿元。如何打破规模小、链条散、竞争力弱等长期困扰发展的难题?
“抱着‘山区也能搞工业’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紧抓宁德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延伸布局契机,打出‘延链补链’‘招大引强’组合拳,精准切入不锈钢产业新赛道,摸索出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发展路线。”周宁县工信局三级主任科员叶绍滨介绍。
紧接着,县里开展“小分队”招商,在全省率先采用“以商招商”一体化运营模式,实现项目“当年引进、当年签约、当年要素保障到位、当年动工”四同步,形成了“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联动效应。
2019年,周宁首个百亿产业集群——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落户,总规划用地6000多亩,总投资50亿元,一期引进不锈钢深加工企业43家。
首家入驻企业——浙江青山钢管福建分公司的总经理蔡勇强深有感触:“项目落地以来,政府在前期审批、三通一平、基础设施以及招工引工方面给予很大帮助。我们拥有最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现在生产态势良好,每月产量都在增长。”
蔡勇强将记者引向车间,只见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一根根不锈钢管件经复检、包装后,装箱漂洋过海。公司订单已排至明年6月,逾六成产品将销往北美、欧洲、中东等海外市场。
“订单大幅增长,我们保持满负荷生产。公司产品市场广阔,主要应用在石油、石化、造船、电力等行业。”蔡勇强说,短短几年,企业迅速壮大,去年产值达6亿元,同比增长25%。
通过优化园区功能定位与产业布局,引导不锈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而今山坳里崛起一座产业园,产业面貌焕然一新。”叶绍滨告诉记者,今年前10个月,园区已有32家企业投产,总产值达22亿元,同比增长51%。
瞄准高端,产业链更加完善
作为省重点项目,周宁县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坚持“两条腿走路”,不仅有“大钢管”,还有“小针管”。“大到直径3米多的不锈钢钢管,小到外径只有0.18毫米的不锈钢针管,正源源不断地从园区生产出来,销往世界各地。”周宁县工信局主要负责人李佐锶说。
记者在福建银海万向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全自动磨刃区生产设备全线开动赶订单。“自去年投产起,我们就瞄准高端高质高新,主打的注射器、输液器、美容针经过自动化组装,远销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董事长王爵东说,“我们比国家规定的针管制造标准更高,直径0.18毫米的针管可以成批地从生产车间‘出炉’。”
行走在园区(三期)项目建设工地,现场机器作业声此起彼伏,建筑工人铆足干劲、争分夺秒施工。不锈钢产业园配套设施(检测检验中心)项目正在进行土方开挖施工;福建联钢不锈钢深加工项目、福建联晟不锈钢深加工项目生产设备已陆续进场安装调试;周宁源圆不锈钢深加工项目已完成厂房建设,福建德锋不锈钢深加工项目已完成桩基施工……
据介绍,园区(三期)具有绿色环保、技术领先、产业集中、智能管理四大特点,布局建设了穿孔、大管、中管、小管、酸洗等生产车间,以及贸易结算中心、销售中心、运营中心、研发中心、物流仓储中心和青山钢管总部大楼。
为了全力建设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不锈钢新材料及深加工产业基地,周宁县推出进一步促进不锈钢新材料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设备投资补助、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技术创新、金融资金支持等八方面给予扶持,下大力气培育产业链龙头。
“我们将对照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全面提升项目服务效率和质量,吸引更多链上企业,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以科技创新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进一步推动周宁在不锈钢产业赛道上强势迈进。”李佐锶说。(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魏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