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更替,华章日新。

这个春节,从火爆的历史街区到怡人的福山福水,从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到繁忙的智能化生产线,从热闹的商圈到古朴的乡村,“年味经济”“春日经济”热度攀升,八闽大地处处热潮涌动、活力澎湃。

当前,福建全省上下持续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各行各业劳动者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全力冲刺一季度良好开局。“奋勇争先、再上台阶”成为响彻八闽大地的最强音。

明指向,争当“先行者”

“要把握好‘先’这个目标指向,敢于担当、敢于攻坚、敢于实践,努力抢先手、占先机、当先进、做先锋。”在1月24日召开的全省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总结部署会暨重大项目推进会上,省委书记周祖翼强调。

“先”是一种目标,没有“先”的目标,就没有“争”的动力;“先”是一种志向,没有“先”的志向,就没有“争”的方向。

能早则早、先行一步!全面对标对表,主动认领任务,制定落实方案……各地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齐心协力、积极作为,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争“先”,体现在前瞻性上。既着眼当下,围绕做好“两节”促消费、加快有效投资落地、促进工业稳定增长、扎实推进冬春农业生产等七个方面,我省于去年12月底出台24条措施,力争实现一季度良好开局;更重视解决经济中长期发展重大问题,紧盯国家政策导向,结合编制“十五五”规划,谋划和落实一批事关发展后劲的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用力跑好“十四五”收官冲刺这一棒。

争“先”,体现在系统性上。省级层面,统筹财政、金融、消费、投资、外贸、工业、农业、房地产、民生保障等各领域政策,系统集成、协同配合,为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保驾护航”。地方层面,九市一区闻令而动、协同发力,均出台一季度良好开局政策措施,全力以赴为全省作贡献。

争“先”,体现在针对性上。针对有效需求不足这一主要矛盾,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抢抓春节消费旺季,着力扩范围、降门槛、简流程、优服务,加力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以文化赋能持续激发文旅消费活力;针对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持续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让更多中小微企业活下去、好起来。

政策加力,信心加满。在“开门红”的春节档里、在满负荷生产的车间里、在川流不息的高速上……我们感知春天、拥抱春天、奔跑在春天里!

抓重点,争当“排头兵”

过去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福建经济在结构优化、动能转换、质量提升的基础上实现5.5%的增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蓬勃生机,我们有充足的底气和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争”是一种奋发进取的状态、一种全力以赴的干劲、一种永不服输的作风。没有“争”的状态、干劲、作风,就不会有“先”的成效。新起点上,要把握好“争”这个着力重点,力争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再上台阶,以福建经济之“进”更好支撑全国经济之“稳”。

扩投资,突出“重中之重”——

在福清中景石化科技园,200多名员工春节期间坚守岗位,年产100万吨丙烷脱氢和年产150万吨高性能聚丙烯两套新装置正加紧进行试生产前的调试,确保4月份前顺利按时投产。

为满足市场订单需求,恒安(中国)纸业有限公司造纸一厂生产线全负荷运作,公司员工在岗率超过70%;抓紧项目施工“黄金期”,位于晋江市池店镇的安踏全球智慧创新产业园项目工地上,塔吊林立、车辆穿梭、机器轰鸣……

据悉,我省从2025年度1550个省重点项目中筛选出200个“重中之重”项目,总投资1.8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484亿元,实施“一项目一对策”重点跟踪、积极推进、督促落实,切实发挥工业“压舱石”作用。

促消费,突出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

首店、首展、首秀精彩纷呈。厦门万象城超2000平方米的暖冬雪国香氛主题小镇“WEST CASA”、磐基中心厦门首个户外真冰雪乐园人气爆棚……1月,厦门新增10多家福建首店,截至1月31日,春节期间全市重点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近10%。

非遗带动文旅兴旺。春节期间泉州好戏连台,策划推出非遗游园会、“穿越宋元奇妙游”世界非遗时尚秀等300多项活动,据移动大数据监测,假期前两天每天接待游客均超200万人次。“南音缠绵悱恻,木偶戏栩栩如生,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韵味,真攒劲!”新疆昌吉游客李园说。

购新补贴激发消费热情。正月初三,在漳州市龙文区华远电讯,顾客黄晨弘和友人正计划选购一部新款手机,在国家补贴和商家补贴叠加下,能享受近千元优惠。1月下旬以来,省财政已下达2025年首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20亿元,我省家电产品补贴范围由去年的8类增加到20类,国四排放标准车辆纳入补贴范围。

稳外贸,突出量稳质升——

服务提质增效。1月26日,一批5.1万枚“圣泽-901”白羽肉鸡父母代种蛋经福州海关所属南平海关驻邵武办事处属地查检合格后,在坦桑尼亚顺利通关,这是国产白羽肉鸡种蛋首次出口非洲。为保障种蛋高效出口,福州海关所属南平海关落实属地查检“绿色通道”政策,应用“云签发”模式,持续提升通关效率。

内外贸“两条腿”走路。近日,福建荣耀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我省第一批内外贸一体化经营“领跑者”企业名单。“公司抓住大健康产业的风口,提前几年就积极布局国内外市场,生产的按摩器等产品远销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东盟国家。”企业负责人介绍。

求实效,争当“实干家”

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干字当头、狠抓落实,八闽大地新实践、新气象风起云涌。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关键在“深度融合”上下功夫。

1月20日,福建省海洋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鹭江创新实验室)在厦门揭牌,将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中的优势,展开深度合作与协同创新,助力福建培育壮大海洋新质生产力。

从曾经的海防前线跃升为制造大省、民营经济大省,福建正加快“数字福建”“海上福建”建设,持续推动产业向“高”攀登、向“智”发力、向“绿”而行,加快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关键在增强发展活力、拓展发展空间上下功夫。

2025年第一个工作日,福建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并征求对《福建省营商环境建设规划》稿的意见建议,释放开局就铆足干劲、聚力抓营商环境的强烈信号。

一年多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扎实推进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创新环境、开放环境、社会环境等六个方面20项改革任务,着力破除制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全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约70%的同口径监测事项较上年实现提升或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继续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福建正不断改出政府效率、改出市场活力、改到群众满意。

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关键在促进共同富裕上下功夫。

海风习习,漳州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直播间里,渔获正从海边“游”上餐桌。从凌晨错峰带货,到14个主播轮番上阵、10多个快递员打包发货,一个账号带动15万单销量,销售额超900万元,村民林湖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乡村日子红红火火、城市更加宜居宜业,三组数据见证福建城乡融合发展的稳健步伐:2023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1.04%,比全国高4.8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10,比全国优0.29;城乡人均消费支出比缩小至1.73,比全国优0.08。

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关键在增强精神力量上下功夫。

深入挖掘福建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闪光思想、革命贡献、先进发明、精湛技艺、非凡创造,“闽人智慧”系列主题传播计划于无声处润心田、启新智;以珍爱尊崇之心守护好历史文脉、文化肌理,福州三坊七巷、烟台山等地春节期间“刷屏”社交媒体,多姿多彩、开放包容的福建文化正不断融入现代生活、绽放时代光彩……

潮头逐浪勇击桨,无边胜景在前方。蛇年春节第一个工作日开启,八闽儿女满怀憧憬、向阳而行,必将天道酬勤、不辱使命。(记者 林宇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