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实验区持续深化就业机制,通过搭建供需平台、强化创业扶持等举措,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搭建供需平台 拓宽就业渠道

  春节假期刚过,便迎来了复工返岗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企业招工用工的高峰期。实验区社会事业局迅速行动,抢抓时机,组织区内优质人力资源机构,奔赴云南、贵州两地,积极参与“春风送岗、乐业八闽”跨省招聘系列活动。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求职者踊跃咨询,招聘企业与求职者之间交流频繁,反响远超预期。“收到很多简历,求职者很看好平潭的未来。我们还在现场设置了政策宣讲专区,向求职者介绍区里相关就业扶持政策、生活保障政策等,消除他们的顾虑。”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社会保障处就业科科长林忆梅说。

  这是实验区促进就业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实验区持续深化“政府搭台、企业主导、市场运作”机制,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多领域、多层级、多环节精准发力,实现稳就业、促就业。

  据悉,2024年,实验区社会事业局开展了近50场“直播带岗”专场招聘会、高校毕业生大型人才现场招聘会、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公益性招聘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8565个;开发公益性岗位和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等形式,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就业援助,实现就业107人;积极开展母婴护理、网络电商、民宿管家等技能培训,为农村富余劳动力“造血”,实现以培训促就业创业。

  强化创业扶持 激发就业活力

  蒲编堂生物科技(平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业、育苗、养殖于一体的海洋生物企业,养殖面积约9600平方米,致力于海洋中药的传承和创新,专注研发海洋中药,全力打造海洋中药产业。公司在第四届“岚台创翼”创业项目中荣获一等奖。

  公司落地平潭以来,在实现自身创收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村民的就业。“来了四个多月,以前是跑运输船的,现在年纪大了,能在家门口就业感到非常幸福。”蒲编堂生物科技(平潭)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刘孟春笑着说。

  蒲编堂生物科技(平潭)有限公司现场经理柯晓艳表示,养殖场落地后,给周边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不仅如此,如果村民想要养殖海马,公司将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模式,为其提供技术支持。

  强化创业扶持,激发创新活力。多年来,实验区持续开展创业项目评选,开设创业大学,提供创业培训、指导和贷款等服务,帮助返乡创业人员实现创业梦想,带动群众就业。

  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社会保障处副处长苏菊燕表示,今年将围绕就业服务和创新创业两大核心,推动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就业服务优化方面,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推进零工市场社区全覆盖,持续开发见习、公益性、‘三支一扶’岗位,深化服务,保障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群体的就业。创新创业方面,一是深化岚台创业大学建设,精准开展创业培训与孵化;二是强化两岸就业创业村居服务站效能,打造集就业创业服务与政策宣传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三是丰富两岸融合创业创新驿站活动,带动更多人参与创业;四是推动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的评选和推优工作,支持优秀创业项目发展。”

  企业担当作为 凝聚就业合力

  福建大成环保有限公司落地平潭多年,经营范围包括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等,员工往往需要化学、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知识。为响应号召,公司降低招聘门槛,让更多求职者可以报名。

  “以前我们招聘以内推为主,现在面向全区,也调整了岗位要求。比如与环境、污水相关专业的岗位,我们放宽到有工科类专业背景的求职者也能应聘,后期再加强培训。在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上,我们提供了第二学历渠道,员工拿到相关技术专业毕业证书的费用由公司出,这可以作为他们职业规划的支撑。”福建大成环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彦枫介绍道。

  “我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当时在网上看到招聘信息,就投了简历。按照常规要求,这个岗位需要环境工程专业,我算是跨领域了。所以入职后,公司安排了前辈带我们。今年我打算去考相关技能证书,公司很支持。”福建大成环保有限公司中控室技术员王英杰说。

  除了民营企业,平潭国企也认真履行社会责任,通过线上线下招聘渠道,为求职者搭建就业平台,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自2023年投产以来,我们的车间共提供近40个岗位,这些都是面向平潭招工的,另外还招聘了数名保安、保洁。为了保障用工稳定和员工的身心健康,我们提供食堂、住宿服务,另有活动室、展厅供员工娱乐放松。”实验区农发生鲜冷链有限公司综合部负责人林若芳说。(记者 林小玉 林君斌 见习记者 高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