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持续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动金融“活水”直达经营主体,助力厦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图为筼筜湖一带繁荣的城区景象。(记者 王火炎 摄)

  近日,记者从厦门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获悉,自去年10月以来,市发改委、厦门金融监管局、市委金融办等部门联合建立市区两级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迅速启动“千企万户大走访”,推动小微企业融资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

  “我们协同多部门建立工作专班,制定协调机制方案,打通数据信息壁垒,通过走访企业、组织银企对接会等形式,积极响应小微企业需求,省去‘中间商’环节,真正实现银企‘零距离’,让金融‘活水’直达经营主体。”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相关负责人这样介绍。据了解,截至今年3月15日,纳入申报清单和推荐清单企业均超6万家,累计授信金额超2190亿元,累放贷款金额超1500亿元。

  银企零距离

  优化流程实现“即来即审”

  前不久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提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厦门金融监管局积极响应,深刻认识支持小微企业就是支持民营企业,把抓好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为落实中央精神的有力举措。

  其中,结合厦门特点,建立扁平化的市区两级工作机制,组织委办局、街道、工商联和银行机构,深入园区、社区、乡村,全面摸排小微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督促银行机构主动对接区级专班,采取“网格化”管理要求,一手抓首贷客户和新增客户融资对接,一手抓存量客户到期接续和服务提升,进一步提升服务覆盖面;指导银行对重点客群进行分层分类、因类施策,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融资需求,提高对接效率和成功率;推动银行建立全流程“绿色审批”通道,优化办贷流程,针对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项下业务实施“即来即审”政策,有效提升审批效率。

  稳投放优结构

  确保金融资源精准滴灌

  长期以来,厦门金融监管局积极引导全市各银行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和信贷产品,致力于消除阻碍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的各种隐形壁垒,全力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克服困难、健康发展。

  一方面,通过建立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情况定期监测机制,开展民营企业“不合理抽贷、断贷、压贷”专项排查,督促银行机构落实民营企业贷款尽职免责制度,合理提高容忍度,加大对民营企业贷款投放力度。据了解,截至今年2月末,辖内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超7000亿元,同比增长超6%,实现稳中有增。

  另一方面,通过引导金融机构持续优化信贷结构,适当提高无抵押贷款比重,确保金融资源精准滴灌到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截至今年2月末,辖内民营企业信用贷款余额超800亿元,同比增长超4%;民营企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超3000亿元,同比增长超3%。

  市财政局协同金融监管部门积极打造“财政政策+金融工具”3.0版,设立总规模为400亿元的中小微企业增信基金,以风险分担和财政贴息等方式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科创子基金和首贷子基金由财政提供1%的贴息,对于高新技术中小微企业,园区管委会按最高不超过企业实缴利息总额的20%-30%予以补贴。厦门金融监管局指导银行高效运用增信基金,在融资主体原可获得的抵押贷款额度基础上,给予放大抵押贷款成数以增加授信额度。截至今年2月末,增信基金已累计为超1.5万家企业提供信用融资增信,涉及贷款超480亿元。

  优化续贷应急服务

  陪伴小微企业安心发展

  除了增加信贷资金支持外,无还本续贷、应急还贷机制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兜底”,保障他们安心经营、潜心发展。

  据悉,去年9月,厦门金融监管局印发工作通知,推动无还本续贷政策进一步提质扩面,指导银行持续优化续贷产品,修订续贷业务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准入和授信标准,合理提高续贷业务在小微企业贷款中的比重,督促银行建立续贷沟通机制,在贷款到期前至少提前一个月与企业沟通续贷事宜,实现“应续尽续”,有效稳定融资预期。截至今年2月末,我市银行无还本续贷余额超1300亿元,同比增长超36%;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占小微企业贷款的比重超18%,同比提升近4个百分点。

  在应急还贷方面,面对部分企业偿还贷款和新获批贷款之间存在时间差等问题,除充分推动运用无还本续贷政策工具外,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市财政等部门制定《厦门市企业应急还贷资金管理办法》,推动设立应急转贷资金,为短期资金接续困难的企业提供免费应急融资。据介绍,所有在厦登记注册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个人,在获得银行续贷的前提下,可申请应急还贷资金缓解燃眉之急。原则上企业融资金额单笔最高可达2亿元,不超过银行承诺的续贷金额,期限为15个工作日,并可在应急还贷资金发放后10个工作日提出延长使用申请,灵活满足不同企业短期资金需求。企业获得银行续贷承诺,并在申请资料完整的前提下,3个工作日即可完成审批,管理人按季收取应急还贷资金的管理费用由财政承担,免收企业服务费及利息。截至今年2月末,厦门市应急还贷资金已与超30家金融机构开展合作,服务企业超1300家,其中中小微企业1309家,民营企业1350家,成立以来共放款近600亿元,为企业节省融资费用超2.5亿元。

  同步

  多元化接力式服务

  赋能科创产业升级

  近年来,厦门金融监管局鼓励银行机构用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国家产融合作等信息和平台,优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瞪羚、独角兽、隐形冠军企业的名单推送、信息共享,针对科技型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经营特征持续丰富并购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供应链金融等产品,努力提供多元化、接力式的金融服务。

  推动试点政策落地见效

  随着AIC股权投资试点政策落地,厦门金融监管局第一时间组织举行专题会议、建立工作联系机制,并主动联动市财政部门,强化协调配合。截至目前,五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均已在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总规模240亿元,目前已落地基金注册规模45亿元,备案规模30亿元,落地投资项目一个,总投资金额10.3亿元。

  推动科技金融发展长效化

  厦门金融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厦门市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2024-2026年)》,构筑“1+N+X”工作协同体系,组建工作专班,建立任务清单,成立科技金融跨部门青年专业小组,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同时,推动金融机构加快构建相对独立的集中化科技金融业务管理机制,目前共设立“科技支行”1家、“科技型支行”16家,其中厦门工行设立总行级专营网点1家;推动各行对专营网点适当下放授信审批、利率定价等业务权限,激发基层活力。此外,推动辖内金融机构针对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特点建立科技金融特色化考核体系,以完善制度建设促进服务质效提升。

  深化数字金融工具运用

  厦门金融监管局主动走访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推动金融机构信用大数据实验室充分发挥政银合作优势,全力构建辖区信用数据“底座”,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同时,鼓励金融机构依托自身开发能力及信息流,打造科技型企业授信评审系统,优化科技型企业授信评价流程效率;推动金融机构积极对接、开发数据运用场景,推广扩大科创企业“创新税收指数”、“创新积分制”应用范围。

  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针对科创企业中最核心的知识产权,厦门金融监管局协同市知识产权局持续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扶持政策落地,商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补助方案优化;会同有关部门指导辖内保险业聚焦科技创新风险保障需求强烈的领域,落地“厦研保”“创新保”和专精特新企业内贸险等政策性项目,提供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市场拓展全链条保险保障。

  据了解,截至去年末,辖内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1300亿元,比去年初增长超22%;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近630亿元,比去年初增长超57%;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超40亿元,同比增长近60%,贷款余额在省内占比近一半。

  打好金融组合拳

  护航外贸发展

  厦门依海而生、向海而兴,针对厦门外向型经济特点,厦门金融监管局不断加大外贸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护航外贸扬帆“出海”。

  其中,引导加大信贷资源投放,依托我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梳理形成外贸企业清单,共享相关数据,推动银行机构精准对接。截至今年2月末,辖内外贸表内外信贷余额超4800亿元,同比增长近15%,其中贷款余额近2900亿元,同比增长超16%,远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同时,指导金融机构推出“厦门跨境保”全流程服务支持方案,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从前端市场营销、采购备货到交易过程中的运输物流、国际仓储,再到最终平台销售整个供应链全流程、境内外的风险保障方案,支持新业态、新兴市场发展。截至今年2月末,外贸新业态贷款余额超78亿元,比年初增长超77%,其中离岸贸易贷款比年初增长超240%。

  在推动优化支付结算方面,指导辖内多家银行机构建立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支付、资金结算等业务线上办理服务;指导金融机构全国首创“9610跨境电商出口汇总报关清单银行收汇”模式,解决此前跨境电商仅能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办理外汇跨境结算问题,实现全流程线上集约化、自动化、无纸化操作。

  在保险保障方面,增强与商务部门协同,推动小微企业统保范围从600万美元扩展至800万美元。同时,指导金融机构发挥出口信保风险保障作用,截至今年2月末,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1.2%,承保金额同比增长30.42%。

  此外,厦门金融监管局还发挥金融机构专业能力,引导辖内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在提供常规金融服务的同时,为企业提供国别风险分析,海外经营、监管政策学习,管理汇率风险等方面咨询及海外分支机构服务联动等附加服务。(文/记者 吕洋 通讯员 胡懿 陈晨 熊兴)

  亮眼数据

  小微企业融资授信

  超2190亿元

  截至今年3月15日,纳入申报清单和推荐清单企业均超6万家,累计授信金额超2190亿元,累放贷款金额超1500亿元。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

  超7000亿元

  截至今年2月末,我市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超7000亿元,同比增长超6%;民营企业信用贷款余额超800亿元,同比增长超4%;民营企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超3000亿元,同比增长超3%。

  科创企业贷款余额增长

  超22%

  截至去年末,我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1300亿元,比去年初增长超22%;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近630亿元,比去年初增长超57%;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超40亿元,同比增长近60%,贷款余额在省内占比近一半。

  外贸企业新业态贷款余额增长

  超77%

  截至今年2月末,我市外贸表内外信贷余额超4800亿元,同比增长近15%;外贸新业态贷款余额超78亿元,比年初增长超77%,其中离岸贸易贷款比年初增长超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