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全国科学施肥工作,3月27—28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漳州市召开2025年全国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推进会,总结交流各地成效经验,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福建、吉林、江苏、河南、湖北、贵州、甘肃7省作典型发言。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科学施肥增效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农业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记者从会议获悉,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科学施肥、精准施肥、绿色施肥,全面推行化肥投入定额制,巩固提升测土配方施肥,集成推广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全省农用化肥使用量连续8年负增长,从2016年的123.8万吨减少到2023年的89.2万吨,施肥强度从2016年的24.6公斤/亩降低到2023年的18.3公斤/亩,氮肥用量占比从2016年的38.4%下降到2023年的35.1%,复合肥用量占比提高4.5个百分点,施肥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水稻化肥利用率达43%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保持在93%以上。
漳州素有“花果之城”“鱼米之乡”的美称,是我省重要的粮食、蔬菜、水果生产基地。近年来,漳州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科学施肥、生态种植等领域积极探索,形成了“种养加一体化”的化肥减量技术模式,以全市71家有机肥厂为桥梁,年提供优质有机肥53.5万吨,让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95%。建立“田间试验+农户调查”双轨机制,2024年完成27个肥料田间试验,开展农户施肥调查1142户,制定蜜柚、沃柑、香蕉等经济作物施肥指导意见。通过实施化肥定额制改革,在平和县试点开展蜜柚“轻剪轻肥”技术,推动化肥减量增效30%以上。(记者 潘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