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绿色发展。

文ㅣ龙敏

习近平在南平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察看春茶长势,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王晔  摄)


一场春雨过后,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福建武夷山的空气更为滋润清爽。

3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赴福建考察调研。当天下午,他先后来到南平市武夷山国家公园智慧管理中心、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朱熹园,了解生态文明建设、茶产业发展和传统文化传承等情况。

 

用科技之眼看护碧水丹山

3月23日下午,记者走进武夷山国家公园智慧管理中心,大屏幕上,武夷山国家公园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生物资源、巡护执法、林业有害生物、森林覆盖率等信息,一目了然。

武夷山国家公园智慧管理中心是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智慧大脑”,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卫星遥感等信息技术,通过大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实时掌握当日入园人数,监测预警水质、大气、森林防火等情况。

该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传统森林巡护依靠人工分散作业,随意性大,对护林人员监管难,护林效果不佳;武夷山国家公园推进森林资源管护智慧化转型,构建天空地人一体化管护体系,打破数据孤岛,第一时间对森林资源变化情况进行预警,并作出响应,用科技之眼看护碧水丹山。

武夷山2016年6月被列入中国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成为目前中国唯一一个在世界双遗产地建立的国家公园。经过4年多的努力,武夷山国家公园已圆满完成了各项试点任务,森林植被原真性、完整性得到加强,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6.72%;新发现雨神角蟾、福建天麻两大物种;地表水、大气、森林土壤各项指标均达国家一级优标准。

武夷山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吴伟3月22日下午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当地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吴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讲道,总书记听到新发现雨神角蟾、福建天麻两大物种等新进展时,叮嘱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绿水青山。“一定要把绿水青山保护好,进一步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全面迈向绿色高质量发展。”

609e2e2570e63.jpg

武夷山大峡谷。

609e2e5267cf8.jpg

廖红(中)与其团队展示科研室培育的茶苗。

以生态种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产自武夷山的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受益于绿水青山的良好环境,近十年来取得长足发展,促进了产业增效,带动了茶农增收,被列入中国首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三月的燕子窠生态茶园中,金黄的油菜花连绵成海,花丛间蜂蝶飞舞,春意盎然、美不胜收。3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武夷岩茶核心产区的千亩燕子窠生态茶园察看春茶长势,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

陪同习近平总书记参观茶园的科技特派员、福建农林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廖红教授告诉记者,总书记听说近年来在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下,茶园突出生态种植,提高了茶叶品质,带动了茶农增收,十分高兴。

自2017年开始,廖红教授团队与燕子窠生态茶园合作,尝试在茶园套种大豆、油菜,利用大豆生物固氮效果作为“绿肥”,油菜开花后就地回田,补给土壤磷和钾。

正在茶园中松土的燕子窠基地负责人杨文春对记者说,农药化肥使用减少,而茶叶品质、效益双双提升,这种“生态差价”带来的“市场优势”,让广大茶农们有了新“盼头”。

至今,武夷山生态茶园示范面积累计超3万亩,为福建省生态种植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廖红说,生态茶园发展的试验不仅解决了过量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退化问题,又通过将农作物改造成“绿肥”保住了土壤的养分,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总书记嘱咐我们,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从最绿省份到美丽中国示范区

福建是中国最“绿”的省份,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到生态省建设,从中国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到中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从未停歇。

统计显示,福建森林覆盖率达66.8%,连续42年保持全国第一;12条主要河流Ⅰ-Ⅲ类优良水质比例达97.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5个百分点;所有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98.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8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每立方米20微克,优于欧盟标准。

“十四五”开局,福建正加速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推动建设美丽中国示范区,让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更绿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