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9017d7a1d1.png

培田村古村落吸引不少游人前来参观。


在希望的田野上

脱贫振兴看闽西。

文ㅣ龚雯


龙岩俗称闽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

2018年,该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1个市级扶贫开发重点乡镇、380个贫困村全部实现摘帽退出。

2020年,时值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收官之年,本刊记者参加“网络扶贫公益行暨脱贫振兴看闽西”活动,深入龙岩上杭、长汀、武平等地,探寻龙岩近年来结合红色文化、水土流失治理及林权制度改革,开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真实故事、发展成果和典型成效。 


村庄美,百姓富

古田(吴地)红军小镇所在的吴地村内,青瓦白墙房屋林立,红军后方医院、红军住房、司令台等红色革命遗迹错落分布,游人如织。

这个距离古田会议会址仅十分钟车程的客家古村落,近年来通过环境整治、产业帮扶,改造成了“村庄美、百姓富”的“古田华润希望小镇吴地社区”。

2011年以来,吴地村完成村内道路建设,配套垃圾污水处理、村庄绿化美化等项目。同时,利用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植入红色文化元素,打造古田特色的“情景教育、体验教学”模式。

目前,吴地村可每日容纳培训学员1000人次、留宿学员600人次,成为了面向全国的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基地。红色旅游发展起来,研学团队络绎不绝,游客来此“参军整训”、吃红军饭,还体验灯光夜游。

吴地村村民住上新房、办起农家乐,纷纷回到家门口就业。2017年返乡从事旅游公司文员工作的村民吴满玉笑说,“村庄变干净漂亮了,人气旺了。”

苏家坡村是古田镇唯一的畲族行政村、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试点村。走进村中,中共闽西特委机关旧址“树槐堂”、闽粤赣三省干部培训班旧址“鸿玉堂”、圳背岩“主席洞”等修缮完整,吸引游人前来参观。

苏家坡村素有“十里山沟百家厂”之说,原来以石灰石矿为主,发展水泥、轻钙、造纸等产业,近年来向生态技术型转变,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村民雷金荣创办的龙岩市福欣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生态养殖为主,带动8个乡镇423户贫困户养殖贵妃鸡脱贫。该公司还结合村庄红色资源开发乡村旅游,发展体验式林下休闲农业,不仅研学团队纷至沓来,还为50多位本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生态美了、百姓富了。苏家坡村成为无五保户、无低保户、无贫困户的“三无村”,村内乡村别墅随处可见。2019年,该村村集体收入12万元(人民币,下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8848元。

古田(吴地)红军小镇内红色文化元素丰富。

伯公凹吸引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来此接受党性教育。

电商火,旅游旺

“从长征路走向脱贫路,党的初心始终不变。”作为红军烈士后代,钟鸣对于“红军长征第一村”——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中复村的红色历史与脱贫巨变,更是了然于心、感慨颇深。

红军广场、红军街、红军桥、松毛岭保卫战指挥部旧址观寿公祠……现年57岁的讲解员钟鸣,熟练讲解家乡“红色故事”已近30年。

1934年秋,中央红军第九军团在南山镇中复村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86年后,地处曾为中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县域的中复村弘扬长征精神,结合生态农业、红色旅游及电商新业态,走出新发展道路。

来的人多了,红色旅游与参访学习者络绎不绝;街道干净漂亮,展现美丽乡村新风貌;为贫困户建设幸福小区以及水处理厂、湿地公园等扶贫项目,使贫困户跟上脱贫步伐……这些都是钟鸣眼中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后的村庄。

钟鸣也是脱贫攻坚政策的直接受益者。2013年因妻子患病手术,家庭陷入困难,“但通过政府报销医药费用,给予补助、救济,我们很快就走出了困境。”2015年,他还被镇里聘为党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的讲解员。

不断研习史料,亲身见证脱贫,钟鸣感言,“坚持苏区精神,走富裕之路,中复村仅仅是闽西乃至福建省的一个缩影。”

踏上石碣路来到中复村的红军街,两旁店铺悬挂“汀农淘宝”“长征淘宝”“美山淘宝”等招牌,电商直播销售场景随处可见。

钟鸣告诉记者,这里当年是红军时期的贸易中心,近年来被南山镇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电商一条街”,“贫困户生产出来的百香果、槟榔芋、米粉、姜糖等,在此通过电商远销全国各地,不再愁销路。”

“在我身后的就是红军街,直播间的宝宝们要想亲自体验请‘打Call’(意为‘加油、应援’)哦。”被称为“长汀网红”的蔡火妹把直播设备架在了红军街上,推介家乡红色旅游。而平时,她都在“火妹子电商服务站”直播销售各式客家土特产。

蔡火妹于2015年回乡创办火妹子家庭农场,这些年销售方式覆盖了门店直营、社交微商以及多个电商平台。今年4月,她成为红古田农产品直播带货代言人,并带动一批本地青年参与直播带货。

“直播带货销量火,使得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蔡火妹如是说。

如今,红军街成为长汀县农村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创业孵化基地、南山镇党建精准扶贫创业培训基地,由政府扶持起来的100多个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均在此设立产品展示窗口和接待处,亦成为中复村红色旅游的一道人文风景线。

南山镇党委书记戴永迪表示,红军街带动南山镇电商蓬勃发展,全镇拥有100多家农村电商服务点,累计服务贫困户1000多人次,今年以来农产品直播带货销售额达600多万元,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戴永迪还表示,南山镇用好“红色牌、绿色牌、电商牌”,现有标准下585户1739人全部脱贫、6个贫困村全部顺利摘帽。

芦竹村高优农业扶贫车间的百香果育苗区。

高优农业扶贫车间“双增收”

正是百香果和草莓育苗季节,龙岩市长汀县河田镇芦竹村的高优农业扶贫车间内,扦插、盖膜工作有序展开,村民李连金在果蔬大棚内忙碌着。

两年前,李连金加入村里创办的高优农业扶贫车间。此前,为了给丈夫治病,她一家6口人负债累累,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现在,生活比较好了。”对比这几年的变化,李连金感叹道,“我们以前连电视都看不起,现在家用电器齐全,住两层半新房,一年收入近5万元。”

她告诉记者,自己在扶贫车间打零工一个月有2000元左右收入;除此之外,一家人还在此认种西瓜和羊肚菌,看到收成不错,今年又增加了百香果和木荷育苗。

在芦竹村高优农业扶贫车间,像李连金这样的贫困户有不少。2019年,芦竹村党支部采取“党支部+家庭农场+基地+贫困户”模式,筹措近400万元资金,流转158亩土地,建设起高优果蔬种植的扶贫车间项目,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双增收”。

两年来,扶贫车间建成温室大棚38亩、棚外基地120亩,实现全年无间断轮作种植草莓、哈密瓜、西瓜、猕猴桃、烤烟及百香果、木荷育苗等,不断引进高优品种果蔬和种植技术。

“去年种的菇娘虽售价高,但产量低,今年在农业专家的建议下改种产量高的圣女果。”芦竹村党支部书记范水生“手把手”让项目成长起来,对于扶贫车间里的故事以及一草一木的习性、由来和产量,他都了然于心。

范水生说,高优农业扶贫车间项目引进长汀县恒源泰家庭农场,提供种植技术服务和农产品保价回收;拿出部分盈利份额,鼓励扶持贫困户根据自身劳动力、意愿、技术等,参与种植、经营和管理。

“政府购买产业保险、经营主体保价回收,为贫困户建立起生产保障,实现本村贫困户全覆盖。”范水生称,扶贫车间目前带动了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激励性扶贫项目,预计户均增收1.2万元以上。

扶贫车间还对接福建省农科院技术指导,提供技术保障;组织对贫困户、经营主体进行综合考评,在资金、项目、示范评选等方面落实绩效奖励。在范水生看来,这样可以激励贫困户更好地种植。

芦竹村集体以大棚及土地入股,分红增收,2019年收入达到15万元。范水生信心满满,“下一步将优化种植,确保一年四季棚内棚外有收获,贫困户有活干、有收益。”


移动网络通信带来新变化

“移动网络通信的应用,给农村教育发展带来大步提升,我深受感动。”2020年6月复学以来,仅有5名学生的永定区湖雷镇溪口小学使用上“云视讯”同步课堂,校长罗煊庆颇有感慨。

在闽西这片红土地上,中国移动将“一个盒子、一朵云、一张网”与农村教育、红色文化等相结合,以网络和信息之力助力老区脱贫攻坚。

“网络+”教育扶贫模式在一个个农村偏远小学落地生根,通信扶贫助力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传承……移动网络通信不断给老区苏区带来新变化、新发展。

溪口小学内,学生们正通过多媒体屏幕与永定区实验小学在“云端”共上一堂课。“现在上课越来越有趣了,还学到很多不一样的知识。”学生曾梓婷说。

罗煊庆说,溪口小学地处偏远,面临生源减少、师资力量较薄弱的问题,现有1名一年级学生、4名二年级学生,原来仅由3名教师负责所有科目教学。

“好在如今有了好帮手。”罗煊庆告诉记者,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移动”)了解情况后,发挥网络、技术等优势,为其捐赠了光纤、教育盒子和“云视讯”同步课堂,还将光纤和教育盒子送进学生家中。

“云端师生互动、观摩教学和线上辅导,超百门教育课程,学生能享受便捷的教育资源,老师也多了学习交流的平台。”罗煊庆表示,这些便利今年年初已覆盖,疫情复课后便开始使用,学生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接受度很高。

“缩小城乡教育数字鸿沟,为教育扶贫注入信息活水。”福建移动永定分公司经理林嵩表示,目前“云视讯”实现软硬终端互动,还为学校教育系统会议提供平台,正推进农村偏远小学和城区小学对口搭建同步课堂。

龙岩永定区湖雷镇溪口小学二年级学生正通过“云视讯”同步课堂上课。

近年来,福建移动积极打造校园宽带、线上教育助力教育资源平衡。今年疫情期间,福建移动累计免费为6250户困难家庭安装网络宽带,安装教育盒子7517个,赠送流量达879680.88G,有效解决农村学子停课停学问题。

位于永定区城郊镇桃坑村的“红色教育基地”伯公凹,是“中央红色交通线”上重要的交通站,也是入闽第一站,因地处偏远且人烟稀少,早期未被列入通信网络覆盖计划。

2019年8月,福建移动担当网络扶贫主力军,投入20万元资金,在1个月内完成伯公凹4G基站建设开通。不仅如此,福建移动还引入光纤、互联网电视、云广播等,丰富红色教育形式。

“留守村民都能用上移动宽带电视,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的弘扬也因此更便利、更广泛。”身为烈士后代、中央红色交通线伯公凹传承人的邹广敦,真切感受着移动通信带给伯公凹的变化。

邹广敦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伯公凹群众几乎家族式参加了交通线工作,作出巨大牺牲,其中7人被认定为革命烈士,写就了“伯公凹七烈士”的红色历史故事。

“如今的伯公凹引游人纷至沓来,发生在这里的红色故事传播甚广。”邹广敦表示,两年多来,近15万人次来此旅游、研学和开展红色革命教育,几天前由“伯公凹七烈士”改编的电视剧《绝密使命》也在此开机,“这都离不开移动通信网络的帮助。”

利用网络,邹广敦更变身为“网络红人”,在抖音等平台通过直播、录播推介伯公凹,将红色革命故事传播开来。

截至2020年8月底,福建移动累计建设超13万个4G基站,实现全省行政村4G覆盖以及全省高速、高铁、国道、省道等连续覆盖;累计开通超7300个5G基站,预计年底建成5G基站超1.1万个。

福建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以来,福建移动大力推进4G网络建设,推动5G技术与扶贫工作融合,促进扶贫地区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