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一
疫情下泉州的“慢”与“动”
没有“封城”,没有停摆。
文ㅣ孙虹
作为福建此轮本土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泉州“封城”了?
随着3月18日零时起多个区域新划定为管控区,泉州中心市区进入全域管控,不少市民也不禁纷纷发问。
泉州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立即给出了明确回应:泉州没有“封城”,只是按下了“慢行键”。
泉州西街周边店铺已全部关闭。(柯宁 摄)
被划为封控区的丰泽新村内,工作人员正在配送生活物资。
慢下来的迫切感
清晨,这座城市的节奏明显慢下来了。原本拥挤的街道空了,显得非常宽敞;以往繁忙的十字路口,只剩红绿灯“孤单”闪烁着;绝大多数店铺关门,只剩药店和超市还开着;不少道路的路口被隔断,多了出入盘查、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
慢下来,泉州有慢下来的迫切感。
自3月13日发现本土疫情以来,截至3月18日16时,泉州已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01例、无症状感染者194例,总计595例。
当下,点状聚集、多点散发的泉州本土疫情仍处于上升期,形势严峻、前所未有。加之源头至今没有完全明朗,传播链关系仍在进一步流调追溯中,给疫情防控带来更大挑战。
有人在“加速”逆行
“您好,我是丰泽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想要和您核实几个问题。”作为流调志愿者,泉州市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老师林燕芳已经连续多日、每天花数小时给“黄码”民众拨打电话、登记信息,与时间“赛跑”、和病毒“拼速度”。
“我们两人一组,一个打电话、一个登记。”林燕芳告诉记者,一开始,也有民众以为我们是诈骗电话,我们只能耐心解释,尽量得到他们的理解。
空旷的街道上,不时可见清洁工、外卖员、防疫人员……他们在提醒人们,当整座城市慢了下来,还有人在“加速”逆行。
闭环管理,居家抗疫
“我们成立了专门的采购小组。”丰泽社区党委第一书记杨婷婷说,被划为封控区的丰泽新村住着4000多名居民,每栋楼都建有微信群,采购小组成员每天收集居民需求,联系商超配送,再一个一个送货上门。
“一整天下来几乎没工夫休息,大家都想着尽快把生活物资送到,把温暖送到居民身边。”杨婷婷说。
为了保障封控区、管控区内民众的生活物资供应,泉州已组织新华都、麦德龙、永辉超市等保供企业设置区域配送点,个性化定制套餐和线上平台服务。粮、油、肉、蛋、菜等重要民生商品供应量充足,能够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根据相关规定,管控区内的市民原则上居家,每户每2至3天可安排1人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外出购买生活物资;所有出入人员落实查证、验码、测温、登记。
通过实行闭环管理,泉州采取更严格、更精准的防控措施,主动减慢节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以达到迅速阻断疫情传播的目的,而非“封城”“停摆”。
“居家是我们普通人的抗疫。”泉州市民陈圆圆告诉记者,这几天生活节奏慢且平稳,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周围的邻居们也都很默契,尽量不出门,有事常在微信群里沟通,尽量配合抗疫工作。
“暂时的慢生活,正是为了让我们的泉州更快恢复正常。”陈圆圆说。
“烟火气”重现
自3月13日发生本土疫情以来,侨乡福建泉州以静治“疫”。历时一个月实现本土确诊病例“零新增”,古城区“烟火气”重现。
清晨,静止多时的泉州古城终于“动”了起来。
泉州西街虽不如往日喧嚣,路上行人已明显增多。各路口隔断变少,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依然耐心地劝导,提醒民众佩戴好口罩、保持距离。
南菜市场门口,民众排起队伍核验健康码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有序进场采购。海鲜、蔬菜、肉类……虽然受准入要求限制,摊主比以往少,但市场内品类丰富,整体供应充足。南菜市场管理处经理高国辉告诉记者,目前市场各保留出入口一个,并采取限流措施,每次入场人数控制在10人至15人。
“天没亮就去进货,五点多就来市场准备了。”蔬菜摊主张阿姨难掩兴奋,时隔20多天市场终于恢复营业,她激动得“一夜都没睡好”,“来买菜的都是熟悉的街坊们,太亲切了”。
这久违的“烟火气”,来之不易。
一个月前,突发的泉州本土疫情形势严峻、前所未有。在这场与病毒赛跑的战“疫”中,泉州不断“加速跑”:3月18日,按下“慢行键”,中心市区进入全域管控;3月25日,实施中心城区静态管理;4月3日,进入社会面动态清零阶段;4月9日,日增感染者首次降为个位数……
4月11日起,包括6.41平方公里古城区在内的鲤城区,全域转为防范区。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通过环境传播的风险,一直到4月15日,鲤城区全面消杀工作持续进行。
背着沉甸甸的喷雾器,消杀人员穿梭在大街小巷。“主要对居民楼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等公共区域进行‘地毯式’消杀,每天消杀1次。”现场工作人员说,除了小区的公共区域,楼梯过道、扶手、门把手、垃圾桶等重点部位也纳入消毒范围,不放过任何一处。
随着分区分类差异化防控举措的实行,民众一度出现的紧张情绪得到很大缓解,但疫情防控依旧不能松懈。
4月13日6时起,泉州组织对相关重点区域内的所有人员开展核酸检测,确保实现“应检尽检、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同时,继续织密“外防输入”防线,加强中高风险地区来泉人员的管理。
“越到攻坚收尾阶段,越不能麻痹大意,越要勤加防范,为开展正常生产生活打好坚实基础。”苏耿聪表示,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早日让我们的城市恢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