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改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

文ㅣ龙敏 陈志萍 黄秋萍


“要不是林改,这山早被‘剃了光头’。”雨后的捷文村云雾缭绕、空气清新,望着眼前连绵起伏的青山和群山间的美丽村落,73岁的李永兴感慨万千。

 

“中国林改第一县”走出绿色富民路

位于“中国林改第一县”福建省武平县的万安镇捷文村,曾经与中国许多山区一样,存在“乱砍滥伐难制止、林火扑救难动员、造林育林难投入、林业产业难发展、农民望着青山难收益”的“五难”问题。由于产权归属不清、主体经营错位、机制不灵活、分配不合理,农民耕山育林积极性低。

“拿斧头的比拿锄头的多,谁想要钱了就上山砍几棵树拿来卖,滥砍滥伐现象严重,管也管不了。”曾当过捷文村党支部书记的李永兴说,当年,守着26000多亩林地,164户村民却依旧过着穷日子。

2001年,一场被誉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村又一场伟大革命”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武平拉开序幕。捷文村成为“全国林改策源地”,率先分山到户。

“自打有了新林权证,乱砍滥伐就绝迹了。”李永兴对记者说,自家的林,林农看得紧,树龄长经济价值也高,该怎么砍,林农也算得精,再也不像过去那般先砍再说了。

林改改出了好生态。20年来,武平完成植树造林约86万亩,拥有了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武平段、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三张国家级生态名片。目前,该县森林覆盖率达79.7%,林木蓄积量达2558万立方米。

当年领到了全国第一本新版林权证的捷文村村民李桂林告诉记者,当初分到300亩林地,现在经营权流转出百余亩,每亩每年都有收入。

如今的捷文村,生态环境优美,老百姓从“靠山吃山”转变为“靠山富山”。2015年从城里返乡的谢春荣,靠着自家的455亩林地发展林下经济,在2017年脱了贫,一家人住进了小洋楼。

在自家的林地上,谢春荣种了上百亩紫灵芝、60亩草珊瑚、5亩猕猴桃、5亩百香果、2亩木通等林下经济作物,还养了三十多箱蜜蜂。“林子长得好,林下的产出就多,2021年净收入10万元(人民币,下同)左右。”

得益于林改,武平县梁野仙蜜养蜂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钟亮生经营的石燎阁蜜蜂科普基地,已发展成为集养殖加工、生产销售、科研开发、现场教学、研学实践于一体的科普基地。他说,林改前,有句口号叫要致富都上山去砍树,一箱蜂大概就产七八斤的蜜;林改后,大家都把林子保护起来,山里面的蜜源也越来越好了,一箱蜂可产出20多斤的蜜。

立足林改带来的生态优势,武平县不仅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林产品精深加工,也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研学旅游。2021年该县接待游客573.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65%。

好生态带来好发展。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的武平县,擦亮生态底色,加快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和辐射,吸引越来越多好项目前来落地。

“武平山清水秀,投资环境特别好,我们有信心在这里扎根,做强做大。”汉龙光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玉杰说。武平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新型显示产业外溢的机遇,现已集聚以新型显示为重点的信息产业企业9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2家。

用武平县委书记张丽华的话来说,这个山区县从山水中找优势,在绿色发展上下功夫,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走出了一条绿色富民路。

武平县万安乡捷文村是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策源地。

作为全国最大的富贵籽产区,至2021年底,武平全县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值超4亿元人民币,产品占国内市场的95%以上,部分产品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山定权、人定心,百姓富、产业兴

“林改对我们林农都比较实惠,我还有其它三块林地,都种林下经济作物,还有用材林。”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行政服务中心林权类不动产登记现场,来自永定区西溪乡罗坑村的廖万添拿到了流转林地后的林权类不动产证,兴奋不已。

福建林改20年以来,永定区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抓手,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从落实农民最关心的山林权入手,通过“山定权”,促进“人定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精准脱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真正实现了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跟廖万添一样,得益于林改,实现了林地流转,达到规模经营的还有高头镇高东村合家家庭林场的江殿台。过去,他承包的是近500亩的荒山,因为产权没有明晰,没有把太多心思和投入放在荒山上;2007年,他拿到了林地的林权证,吃下了定心丸。

“2007年拿到林权证以后,我就吃了定心丸了,开始种树,种了400多亩。”江殿台说,林改政策真的非常好,他每年多增收了十多万元。

通过几年的经营,江殿台让昔日的荒山变成了世外桃源。在这里,他养鱼、搞养殖、种竹、种油茶,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据林业部门统计,永定区林改共办理林权登记54233宗地,打印24337本林权证。林改不仅造福了个人,也推动了产业集约化发展。在龙潭镇,通过流转林地等,蝴蝶兰小镇正逐步形成。

“通过这几年发展,形成了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正在规划建设近千亩的蝴蝶兰产业园,早日建成蝴蝶兰小镇。”永定区龙潭镇党委书记吴才开说,现在有五家蝴蝶兰(企业)入驻产业园,蝴蝶兰产值达到8000多万元,今年可以超亿元。

林改20年,青山常绿。

根据2021年森林资源变化调查数据,永定区现有林地面积248.5万亩,比2001年增加了3.7万亩,增长1.5%,森林蓄积量增长152.8%。

林业资源,带动了更多产业的发展。

在鑫竹海(福建)管道制造有限公司,厂房里正有条不紊生产着竹缠绕复合管等产品。这些产品每年消耗全区15万吨的毛竹,产生2.2亿元的产值,让永定全区林农的收入增加3到5倍。

2021年,永定区林业总产值33.7亿元,是2001年的12.34倍;林下经济全产业链产值23.23亿元,是2001年的11.1倍。

永定区林业局局长游连盛表示,永定区将以福建林改20年为契机,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积极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兴林富民的目标。

63bcd3220a5ee.jpg

福建(永安)林改陈列馆展示的竹制家居和竹工艺品等,琳琅满目。

 

“碳”路绿色发展

“得益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实在在地赚到钱了。”分山到户、均林到人的林改,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让福建三明永安市洪田镇洪田村的林农吴天武切实享受到了青山带来的生态红利。

如今,他合作经营了900多亩林地,更是期盼把握碳机遇增加收入,“青山绿水越来越值钱,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20多年前,被誉为“中国林改小岗村”的洪田村,掀起了一场“均山、均利、均权”的集体林权改革。

时任洪田村党支部书记的邓文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洪田村山多林多,人均林地面积达28亩,但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山林产权不明晰,森林乱砍滥伐现象严重,造成村民“靠山不能吃山”的困境;通过林改,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林农从林业经营中得到实惠,有效制止了盗砍滥伐林木等不法行为,使森林资源效益得到最大化的保护。

伴随林改的持续推进,洪田村引导林农以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实现适度规模经营,2021年村民人均年收入2.78万元,是林改前的9.7倍。

林改成就了绿水青山,也富裕了万千林农。官方统计数字显示,过去20年间,福建林业产业总产值增长了11倍,2021年重点林区林农涉林收入约占总收入的四分之一。

从探路林改到率先建设生态省,从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到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从治理水土流失到建设国家公园,福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福建省林业局透露,截至目前,福建省森林覆盖率达66.8%、连续43年居全国首位,全省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和生态文明指数均居全国第一。

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福建加快“碳”路绿色发展。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戴永务认为,随着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持续深化,福建不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更多路径,莽莽林海不断转化为民众看得见的绿色财富。

早在2016年福建碳市场启动时,福建林业碳汇便被列为三大标的物之一。多年来,福建不断创新碳汇产品与交易形态,迄今累计成交350.8万吨,成交额5168.8万元。林业碳汇交易,为林农增收开辟新途径,让卖木头的林农变身“卖碳翁”。

“从事林业几十年,从没想到空气也能这么值钱,而且还能贷款。”今年4月,三明市沙县区富口镇白溪口村的林农杨金德获得了首笔“福农·碳票贷”。

2021年5月,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联村党委书记张林顺领到了中国编号为“0000001”的碳票,涉及常口村的3197亩生态公益林,经第三方评估测算,监测期碳减排量12723吨。其中,2723吨碳减排量,在领到碳票当天就被一家企业以4万多元买走。

“守护了这么多年的生态,现在要逐步让它发挥作用,真正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张林顺向记者表示,最终让红利落到每家每户老百姓的口袋里,让他们真正地去吃生态饭、端生态碗。

“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福建坚持生态优先、坚持绿色发展,持续提升森林质量,强化林业碳汇能力,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把生态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