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明市三元区的街头巷尾,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或走街串巷,细心收集居民们对于社区工作的看法,通过协商议事等方式,共同解决社区治理难点、堵点;或组建起普法工作队、雷锋车队等“小分队”,为居民提供普法、爱心接送等专业性服务……这便是全新组建的社区服务团队——“近邻帮帮团”。

近邻帮帮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确保基层治理更加科学、规范、有效。近年来,三明市三元区围绕“发动广大基层群众参与基层治理”这一落脚点,顺应群众需求,全面推行“近邻恳谈会”、打造“近邻帮帮团”,探索社区服务治理新模式。

“感谢你们的调解,我们邻里间的‘疙瘩’总算解开了。”7月22日,家住三明市三元区列西街道青山社区的樊女士握住社区“近邻帮帮团”成员王建萍的手,对其连连称谢。

几个月前,郑女士家的晾衣竿不慎掉落,把楼下樊女士家遮阳棚砸了一个洞,两家因此“较上了劲”。虽经过私下多次调解,却始终未达成协议,反反复复口角纠纷,让原本和谐的邻里关系变得紧张、疏远。

得知情况后,社区委托老党员、“近邻帮帮团”成员王建萍参与调解。平日人缘甚佳的她凭借老街坊身份,耐心地从邻里相处等多个方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得到了双方的信任,慢慢解开了两家人的心结。最终,双方以共同承担重新更换遮阳棚费用800元的结果,成功和解。

当下,虽然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开展,但活动形式单一的传统志愿服务仍存不少弊端:大多数普通群众参与较少、活动服务时间连续性不强、群众的日常需求难以得到及时服务……聚焦“谁来帮”“帮什么”“怎么帮”的根本问题,三元区组织各街道社区,广泛凝聚热心居民、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群众力量,陆续组建起“近邻帮帮团”团队。发动邻里力量,通过多样性团队服务、多元化志愿服务、多途径管理服务,将近邻恳谈会成效从“知民意”延伸到“纾民困”,打造“全链条”式近邻服务矩阵。

三元区白沙街道群二社区组建“近邻帮帮团·王镛服务队”。

群二社区近邻帮帮团·王镛服务队青年组组长魏宇轩,在社区孩子们中像“香饽饽”一样抢手:他和几位伙伴一起创立社区暑托班,陪着小朋友们一起学习、玩耍,深受他们喜爱。

“在‘帮帮团’里,不论是初入社会的年轻人,还是上了年纪的老党员们,大家都为着服务群众的共同目标走到了一起。”见证了许许多多的热心人一次次活跃在帮助居民们的街头巷尾,魏宇轩十分感动,致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将奉献的温暖传递给更多邻里街坊。

“之前群众看着社区党员干部干,现在党员带着群众一起干,邻里之间更和睦了。”省劳动模范、社区“近邻帮帮团”负责人王镛说,成立半年来,“帮帮团”已吸引了包括三明学院、三明医学科技学院的高校学子,以及社区退休老党员23人,服务群众的意识得到提升,做法更加高效。“这样的邻里帮帮团,群众喜欢,也愿意参与,干劲也更足了。”

截至目前,三元区已组建“近邻帮帮团”队伍93支,共建立人员信息库2300余人,累计解决诉求477件,服务群众9496人。认领解决群众“微心愿”“微志愿”125项,解决路牙修缮、下水道堵塞、架空层清理等大小事100余件,并开展跳蚤市场、免费义诊、爱心帮扶等形式多样的“近邻日”活动60余场次。

“在实际运作中,‘近邻帮帮团’让群众日常需求在邻里互帮互助间得到方便快捷、实实在在的帮助。”三元区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李艳红表示,“社区居民参与热情显著提高,大家集思广益,社区被建得更加宜居了。”(福建日报 罗昱伦 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