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昌都的横断山脉间,一幅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蔚蓝的天幕下,洁白的云朵悠然自得,远处雪山皑皑,美不胜收。在这片迷人的雪域高原上,来自福建的科技特派员们正以科技为笔,将论文写在藏东大地上,用智慧与汗水浇灌出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花。

25年前,“科技特派员”这一创新制度在福建省南平市诞生,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如今,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智力援藏的新路径,选派闽藏(昌都)协作科技特派员深入昌都农林牧等领域,开展专项技术服务。他们通过“订单式”需求对接和“菜单式”服务供给,成功搭建起福建与西藏科技合作的桥梁,让福建科技特派员的先进经验在昌都生根发芽。

自协作计划实施以来,已累计选任 113 名闽藏(昌都)协作科技特派员跨越三千里山海,从东海之滨福建远赴藏东明珠昌都。他们深入高原牧区、林地草原,围绕各行业科技服务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从畜牧兽医到医疗保障,从农产品质量安全到新技术研发,福建科技人才在昌都基层一线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力。

李兆龙在左贡县扎玉镇宗巴村指导藏猪养殖。(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为首批进藏服务的闽藏协作科技特派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养猪研究室主任李兆龙与昌都市畜牧总站副站长、市藏猪研究所负责人普布扎西携手合作,在短短的10余天里,走遍三个县、十几个乡镇和村庄,举办技术培训,深入养殖基地、合作社和养殖户中间,进行技术指导,为昌都藏猪产业的发展倾心尽力。

来自龙岩市医保中心的赖菲菲作为闽藏协作科技特派员,为昌都市的医疗保障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她,因地制宜地为昌都市医疗保障局建立了DIP相关配套政策、医保基金使用绩效评价与考核机制及DIP付费监测指标体系,推动了昌都市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她的助力下,昌都市2023年底完成市级4家医院DIP实际付费的改革目标。

不仅如此,由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派出的科技特派员团队,在昌都市农业农村局的协助下,开展了农兽药残留检测新方法研究和标准验证等工作,突破了昌都市农产品中55种农药残留和畜禽产品中“β-受体激动剂”类和“酰胺醇”类中 6 种兽药残留、检测新项目标准方法验证、新仪器使用等新技术领域空白。

据不完全统计,首批已完成科技服务的54名福建科技特派员,在藏东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在平均海拔近3500米的藏东大地上,他们为当地开展科技培训、专题讲座,覆盖基层从业人员千余人次;为科技服务需求单位撰写标准、方案等规范性文件16份,推动福建省科研单位与昌都科技服务需求单位申报并获批立项支持省级以上科研攻关项目5项,获批资助金额达700万元。

“闽藏科技特派员协作机制就像一座坚固的桥梁,连接着福建与西藏昌都的科技资源,通过人才交流、项目合作、技术指导等形式,推动闽藏的科技资源共享。它不仅缩小了东西部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更为来自祖国东海之滨的科技工作者搭建了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广阔高原舞台。”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干部,昌都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郭晓丹表示。

在谈及闽藏科技特派员协作时,福建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施频感慨道:“闽藏科技特派员是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实践,旨在整合两地优势资源,促进西藏昌都的产业升级,深化闽藏情谊。未来,我们期望能持续拓展协作领域,优化合作模式,让更多科技成果在雪域高原转化,推动当地经济社会迈向新高度,为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在闽藏协作科技特派员们的不懈努力下,一项项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在藏东大地落地生根,一批批科技服务、科技成果在雪域高原开花结果。他们的故事,是闽藏对口支援和科技协作的生动写照,也为全国其他地区的科技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将有更多的科技力量跨越山海,汇聚在雪域高原山川湖泊之间,共同书写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华丽篇章。(特约记者 刘志雄 通讯员 陈鹏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