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省人大常委会了解到,在10月底前,常委会组成人员将分别对所联系的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进行走访联系,并通过福建数字人大平台完成履职登记。这是省人大常委会推动人大代表“云端”履职的重要步骤,也标志着我省人大工作向数字化、便捷化转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去年6月,福建省发改委正式批复福建数字人大(一期)项目,这是省人大常委会响应时代发展课题,推进数字福建建设的重要举措。该项目依托数字福建建设成果,围绕人大工作实际,构建“11413”特色架构体系,即开发建设1个统一登录门户,基于福建省一体化应用支撑平台,聚焦立法、监督、代表、机关工作4个工作领域,新建或升级改造13个数字化应用系统。

该项目包含福建省人大代表信息库和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系统,实现人大代表履职全流程数字化。在实现数据跨网互通、信息云端留痕的同时,项目还着力保障人大代表工作数据的汇聚、互通、共享。此外,各级人大代表、机关干部还可基于闽政通平台开展日常工作,实现跨网、跨终端实时信息交流,大幅提升履职效率。

在确保人大代表“云端”履职的基础上,该项目还致力于打造更为庞大的数据资源体系。该项目通过开展数据标准规范建设,形成全省人大数据资源统一的标准规范,建设福建省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实时汇聚全省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并与国家级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数据库对接;建成全省五级人大代表信息库,构建具有人大辨识度的“超级数据库”。

据了解,为推动监督范围从预决算领域向国有资产领域延伸,该项目全面升级了现有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在联网财政部门预决算信息的基础上,横向打通与国资、自然资源、统计等部门的数据共享,纵向贯通省市县(区)三级监督渠道。通过多维度联网协作,构建起覆盖更广、层级更深的数字化监督体系,有效提升监督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为人大监督工作注入新动能。

此外,该项目在闽政通平台搭建“福建数字人大”专区,为民众提供代表联络、选民登记、网上信访、意见征集等多项政务服务;项目还建有福建省人大智慧信访系统,实现来访接谈、来信登记、信访事项办理数字化管理,有效拓宽了人大代表与群众联系的新路径,实现社情民意在“云端”高效直达。

截至目前,福建数字人大应用后台接口受理服务访问量超94万次,统一登录门户访问量超7万次,移动端访问量近5万次。在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人大代表提出的19件议案、898件建议,均通过福建数字人大在线完成提交、初审、复审、交办、办理。(记者 朱子微 实习生 谢昕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