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特派”,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让广大农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文ㅣ吴晟炜 张丽君 詹国宾 卢贵云


在当代中国脱贫攻坚奔小康这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里,一个又一个“科技特派员”将希望的种子撒向大地。

1999年春,为解决基层农业科技力量不足、科技服务缺位难题,福建省南平市将首批225名科技人才下派到农村生产实践第一线。科技特派员制度由此发端。

3年后,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在《求是》发表署名文章,总结“南平经验”,科技特派员试点随之走进西北五省区,进而迈向全国。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从此,科技特派员以制度的形式在大江南北推广开来……

倏忽二十余载,科技特派员队伍已壮大至数十万人。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他们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成为“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让广大农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让良种扎根田地间

“我有三样宝,单车、干粮、工具包,下乡的时候随身带。”聊起自己的“科技特派员”角色,谢福鑫侃侃而谈,“单车在乡间小道走走停停,很方便;三个馒头一瓶水,吃饭应酬的时间省下来可以多看看葡萄生长情况;工具包里,装的是剪刀等园艺工具,这也必不可少。”

今年8月,福建评选产生了50名“最美科技特派员”。足迹遍及闽北大地的谢福鑫名列其中,成为二十多年来努力践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优秀代表。

科技特派员制度发端于福建,通过选派有一定科技专业理论、技术、工作经验、指导方法、管理能力、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知识分子,深入农村、服务农业,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记者如约见到谢福鑫时,他正在自家的葡萄园内忙着修剪枝条。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麻阳溪畔的这个葡萄园,种植着180多个品种的葡萄;年近八旬的他,仍每天精心护理葡萄,做着育种试验,并将优良品种推荐给种植户。

1983年3月,从事农技推广和良种繁育工作的谢福鑫被公派赴日本长崎县,学习巨峰葡萄栽培技术。学习期满后,他带回100株巨峰葡萄苗,在建阳试种取得成功,成为闽北种植巨峰葡萄第一人。

此后,他常年奔波于农户的葡萄园间,普及种植葡萄的科学知识。“哪里想种葡萄,我马上骑个单车就去了,就是把技术跟实际生产现场能够结合起来。”

1999年2月,南平市启动科技特派员驻村服务试点,首批225名科技人员下派驻村,谢福鑫是其中一员。成为科技特派员后,他牵头成立葡萄产业服务组,开设培训班,深入每家每户的葡萄园,为果农提供全流程帮扶,提升葡萄种植的综合效益。

“判断准、技术精,给果树看病,从不要果农的钱。”对谢福鑫,当地村民赞不绝口,称他为“葡萄仙”。有村民告诉记者,谢福鑫下地指导,碰到种植户不在现场,就用防水笔把技术要点写在薄膜条上,挂在果树枝头,并留下联系电话。“这种服务在田头、讲稿在枝头的科技服务形式,让我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搞技术的多是科班出身,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专长,将产业跟技术结合更紧,成功率就高,效益就好,能少走弯路。”谢福鑫说。

20多年来,谢福鑫已当了10期的科技特派员。他先后组织开展葡萄技术培训560多场,培训人数达2.8万人次;编写《闽北葡萄栽培技术》《闽北巨峰葡萄栽培历》《闽北葡萄病虫防治历》等手册,下村进园技术指导1.35万人次,培养技术人才100多名。

在以谢福鑫为代表的科技特派员推动下,闽北葡萄种植规模从1984年仅100株,发展到现在已有6万多亩,产量8万多吨,产值达6亿多元(人民币,下同)。对此,谢福鑫感到很欣慰,“科技水平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官方数据显示,20多年来,福建已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超过6万人次。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福建形成独具特色的水产、林竹、水果、畜禽、蔬菜等现代农业产业,年产值均超千亿元。

2003年6月,谢福鑫退休,却没有放下干了一辈子的事业。他用退休金,培育葡萄品种,帮扶果农发展果蔬种植;产品如何深加工、技术如何革新、产品销售体系如何构建,都是他牵挂于心的问题。

在谢福鑫的果园内,除了葡萄,他还种了柑桔、桑葚、枇杷、杨梅、草莓等。从农村走出来的他说:“只要我还干得动,就要做力所能及的事,让良种扎根田地间。”

 

百合花更香了

在南平市延平区王台溪后村沿路的百合花大棚里,一畦畦规整的农田正积蓄着肥力,等待着种球移栽适宜的地温……

“现在百合花种球都在冷库里生根催芽,等天气转凉土温合适就可以下地了。”延平区林木种苗站副站长、福建省“最美科技特派员”陈文靖,来到田头,细心指导着当地花农魏长俊。

今年天气持续晴热,2023年春节又提前。为确保在百合花销售旺季时花能供应得上,陈文靖指导花农先将百合花种球放入冷库,提前给花田拉起遮阴网,让土壤能尽快达到移栽的适宜温度,一改以前靠天吃饭的等待。

现年52岁的陈文靖在当地有“花仙”的美誉,那是当地农户对他的爱称。陈文靖是中国第一批科技特派员。

魏长俊说,陈文靖来了,百合花更香了。

63c0b82f9111f.jpg

陈文靖践行一个科技特派员所赋予的职责,用实际行动带动一个产业发展。

“只要他们(农户)需要我,我就要尽最大能力帮助农户。”陈文靖对记者说,他只是一名基层工作者,能做的就是在细节上的一点点优化。

他每天没事就下村,有时一天跑好几个村。引进的种球先前期试种、单品适应性种植、化肥合理使用、成本在保质下降低……这些就是他每天要琢磨的事,不起眼,却实实在在帮助到农户。

自1999年担任科技特派员以来,陈文靖长期致力于延平区花卉产业发展,为花农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着力抓龙头、铸链条、促集聚,推动延平百合产业规模化、科学化、现代化发展。

他践行一个科技特派员所赋予的职责,用实际行动带动一个产业发展:

——抓示范与培训。积极开展花卉设施农业推广、项目运作、种植培训、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工作,通过温室大棚,喷滴灌、水肥一体化设施的示范,提升种植效率和水平;与福建省农科院、花卉公司专家一道,以课堂理论教学+深入基地指导等方式开展教学培训,组织花农参加职业教育学历班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目前,当地已有80位花农获得大中专学历证书及花卉园艺师资格证。

——精心打造科特派+服务。牵头成立科特派工作站,实施技术共享服务,服务花农,同时带动110户种花大户的发展,助力企业做强做大,2家企业已被评为“省级林业龙头企业”。

——开展品种引进示范。牵头申报并实施《百合花新品种引种示范项目》,成功引种适销对路的粉冠军、巴卡迪等12个新品种,并推广示范种植面积3000多亩,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如今,延平区百合花产业形成了以王台现代农业示范园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的产业发展布局,种植面积发展到6500亩,年产值4亿元;同时,带动了多头菊、非洲菊、向日葵、尤加利等其他切花生产。

花卉产业已成为延平区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之一。2014年,“延平百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延平区被授予“中国百合之乡”荣誉称号。

 

送“技”下乡,推动乡村发展

菊田黄白相间、茶山郁郁葱葱、油茶树枝繁叶茂……多年来,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持续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走深走实,为乡村高质量发展赋能,为产业转型升级助力。

在永泰县清凉镇岭下店村,百亩菊田花团锦簇,600余种菊花争奇斗艳。五彩斑斓的菊花为大地披上盛装,赏花期可至12月初。

岭下店村曾是福建省级贫困村,昔日无人问津的穷山村是如何得以蜕变?作为市级科技特派员,福州西湖公园管理处副主任、园林高级工程师廖昌福的到来,为村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岭下店村山清水秀,夏季的温度较低,我在考察时偶然发现村里还生长着板栗和枫香,说明这里的气候也适合菊花的生长。”这与廖昌福30多年菊花培育经验可谓是一拍即合。

同样是发展“花海经济”,岭下店村的200亩花田却别有洞天。记者走近一看,发现田间栽种的大部分都是小菊花。

“乡村的花不同于城市的花,我们要让这里既有花海景观又经济实惠。”廖昌福说,为了让农民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西湖公园管理处与高校合作,选育了耐热小菊,钻研“双季育种”新技术,拉长花期,更利于村里发展旅游业。

在西湖公园管理处党支部和岭下店村党支部的党建共建作用下,以花为媒的“美丽经济”在岭下店村逐渐绽放,成功走出一条产业振兴、富民增收的路子。去年,岭下店村村财收入突破50万元。

产业兴旺,村民们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采收高峰期一天需要50多人共同劳作。“村里建设菊花基地后,我们不仅可以流转土地增收,还能在基地内打工,每个月能赚三四千元。”岭下店一刘姓村民说。

走进位于同安镇的卢峰茶业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茶山绵延起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技特派员张应根正带领团队在卢峰茶业有限公司开展特色茶产品创新与标准化加工技术服务指导,协助企业改良茶叶品质。

自服务以来,科特派团队不定期现场指导企业技术人员正确掌握绿茶杀青技术,现场示范杀青设备技术参数调整及杀青程度掌控,并向企业推荐茶叶加工新技术与新产品,对企业的生产设备条件及车间改造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得到了企业认同。

其间,张应根及其团队成员除前往现场进行技术服务外,还通过电话、QQ、微信等多种方式远程服务,并助力企业立项2021年度福州市科技局星火项目“永泰绿茶”生产关键技术与示范。

63c0b8a1bddcf.jpg

永泰卢峰茶业种植基地。

卢峰茶业还将茶产业与茶文化、茶旅游结合,打造“草木谷”闽台茶文化艺术中心,配套“永泰细茶”贡茶园等,走出了一条“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共融”的乡村振兴之路。

永泰县同安镇的胜华农业油茶园基地里,一颗颗红彤彤、沉甸甸的油茶果挂满枝头,又到一年油茶采摘季。

2014年,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卢玉栋作为科技特派员,带领团队回到家乡永泰,对接福建胜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指导公司建立起规模化、标准化的山茶油深加工生产线。

“做科研就像是变魔术,反复实验后可以把一个东西变成另一个更有用的东西。”卢玉栋说,多年来,他深入一线,带领团队改良油茶树种,将油茶树的结果时间从原来的7年缩短为3年,并带动永泰新增、复垦种植面积5万多亩,使许多荒废、无人打理的山地重新投入生产。

“在科特派的技术指导下,我们把山茶油开发成养生胶囊、精油、面膜、护发素、唇膏等产品,在茶粕中提取茶皂素加工成洗衣液等洗涤产品,并把提取茶皂素后的残渣做成有机肥,将油茶的附加值提高了3倍以上。”胜华农业有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此外,卢玉栋还联合农户在油茶林下套种皮肤用中草药,开发了30个护肤新产品,提高了种植效益。据悉,他累计帮助300多户重点种植户,每年户均增收1000多元。

 

“蔬”写乡村振兴,守好“菜篮子”

“科技特派员,往小里说,我就是个种菜的;往大里说,我们帮农民致富,帮百姓守好菜篮子。”陈秀娟一头利落短发,语速很快,笑声朗朗。

陈秀娟在2019年赴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担任所长前,曾在福州市农业局工作多年,研究实践“如何用小小食用菌,撑起乡村‘富民伞’”。福州曾举办过十届食用菌烹饪大赛,有七届是由她经办的。

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位于福州市闽侯县南通镇。陈秀娟上任时,正值西红柿基地丰收,遍地红灿灿。她的科技特派员经历,也正是从食用菌和西红柿的结缘讲起。

位于福州市闽侯县南通镇的福建容益菌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字号”的龙头企业。不过受疫情影响,菌菇下游产业的加工企业缩小经营,过去收购废菌包的有机肥工厂不再上门了。

陈秀娟率团队上门服务时,迎面就是黑漆漆的仓库里随意高垒的绣球菌的废菌包。“公司一年产生的废菌包差不多有15万包,堆在那生虫子,污染环境又造成资源浪费。”福建容益菌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黄洁向陈秀娟诉苦。

陈秀娟的团队将菌渣取回实验室研究,β-葡聚糖、氨基酸、蛋白质……营养物质还挺丰富。陈秀娟回顾道,过去菌渣处理方式比较单一,除了沤肥用或当柴烧,一吨回收仅售一两百元,多的时候还要花钱处理,“我们就想是不是可以把废渣应用在蔬菜的无土基质栽培上”。

陈秀娟用一组数据向记者说明这项实验的意义:福建是全国食用菌栽培种类最多的省份,作为福建省主要食用菌主产区之一,福州仅2021年全市食用菌产量(干鲜混合)就高达26.76万吨,产值23.91亿元。“容益公司的难题也是菌产业的共同困境。”

实验室的成果令菌渣利用取得了突破。通过注入“核心科技”的配方,废菌包可用于绣球菌的二次栽培和蔬菜的无土栽培,还可直接还田改善土壤环境。

截至目前,废菌包二次循环利用技术累计推广应用700万袋,节约成本超过35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陈秀娟团队也凭此菌渣在蔬菜无土栽培中的应用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件。

经过2年的试验,陈秀娟团队不但协助企业成功申报多项专利,为推进绣球菌菌渣可持续利用及蔬菜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还帮助菌菇公司联系有机肥企业,拓展废菌包销售渠道。

63c0b86a8ca7b.jpg

陈秀娟(左)研究良种西红柿。

在福州蔬菜科学研究所的大棚里可以看到,菌渣作为栽培基质种出的西红柿品种多样,红黄黑紫,硕果累累。陈秀娟告诉记者,很多人说,在这里吃到了人生中最甜美的爆汁西红柿;有的品质特别优良,种出来可以按个卖,是菜农致富的金钥匙。

目前,陈秀娟团队正采用专利技术为企业研发冻干绣球菌,最大程度保留其营养价值,延伸产业链,让企业找到新的增收点。

“创新”,成为陈秀娟科特派团队的“燃点”。陈秀娟率团队创新“科特派+科研院所+协会+企业”的有益尝试,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合力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企业良品的知名度。

陈秀娟认为,科技创新不应单纯从课题出发,应当先把脉“三农”所需,“科技成果不能锁在抽屉里,一定要为人民服务。”在蔬菜产业链中,设区市科研院所属于创新的末端、推广的前端,“我们反复思考如何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突破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到农企去、到田间去、到学校和社区去,陈秀娟鼓励科研骨干们传帮带,率领年轻的科技特派员们送种子,送技术;与超大农业集团合作,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也走进外来工子弟的远洋小学,为“双减”下的孩子们开辟一隅田园乐园。

目前,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深耕福建省种业工程、省星火项目和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在南通等地建立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基地5个,不断完善“科研院所+公司(合作社)+种植户”生产模式。2021年,该所推广优质种苗50多万株,指导企业合作社20万亩。

所里的“90后”年青人设计了一个logo——穿着科技下乡“红马甲”的卡通大白菜。陈秀娟笑说:“大白菜是老所长研究的科研品种,也是蔬菜里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既有传承,也有融入当下乡村振兴、‘蔬’写未来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