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的聂荣臻
温坊苏维埃政府旧址(盈吾公祠) 胡家新 摄
南昌起义(油画)
一赴长汀:南昌起义部队播火种
1927年8月1日,聂荣臻在南昌起义中组织张发奎部第25师两个多团起义,后任起义军第11军党代表。
1927年9月6日,南昌起义部队11军、20军以及党务委员会、政治保卫处,在周恩来、朱德、贺龙、聂荣臻、叶挺、刘伯承、恽代英的率领下,似一股铁流,浩浩荡荡进入汀州。
在周恩来领导下,贺龙、聂荣臻、叶挺等部队领导迅速在汀州城区开展革命宣传活动,分别召开了劳苦大众座谈会、长汀地下党和革命青年座谈会。长汀地下党和革命青年积极响应和协助起义军开展革命活动,他们主动与起义军联系,提供了全城军阀、官僚、土豪劣绅的详细情况,带领保卫处捉拿了国民党防务局长、警察局长、商会会长、劣绅等。起义军根据广大群众的强烈要求,在汀州孔庙大门前召开群众大会,镇压了4名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长汀百姓欢欣鼓舞,拍手称快!此举极大地打击了反动势力的气焰,大长了劳苦大众的志气。
经起义军前敌委员会批准,长汀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中共长汀特别支部成立,选举段奋夫为支部书记。从此,长汀人民有了共产党的领导。
9月14日,起义军在汀停留8天后,向上杭进发。南昌起义军在汀州时间虽短,但开展了大量革命工作,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及土豪劣绅的嚣张气焰,用革命行动唤醒了民众,鼓舞了人民的斗志,推动长汀农民运动的开展,加强了长汀地方党组织的建设,播下了武装斗争的革命火种。
二赴长汀:红军东征漳州显神威
1931年12月,聂荣臻从上海经地下交通线进入中央苏区,任红一军团政委。
聂荣臻到瑞金不久,即受命参加打赣州。由于在战略指导思想和战术上的问题,红军进攻赣州,历时数月未破。于是红军在赣县的江口召开会议,研究下一步的对敌斗争计划。毛泽东在会上指出:红军不能再打赣州,这样只会加剧消耗我们的战斗力。目前福建漳州敌人力量较为薄弱,我们应该组建起东路军,挥师东征漳州。经过周密的研究部署,红一方面军组建了以毛泽东、周恩来为领导的红军东路军,一个红军东征福建攻打漳州的战略计划酝酿成熟了。
3月下旬,聂荣臻、林彪率红一军团先期到达长汀。
3月29日,毛泽东从瑞金赶到长汀,向到达长汀的红一军团主要指挥员传达会议精神,并向团以上干部作东征动员,对攻打漳州作了周密部署。
3月30日,毛泽东在长汀电告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毛泽东攻打漳州的建议得到周恩来和中革军委的同意。
3月31日,在毛泽东、聂荣臻等率领下,红一军团离开长汀,奔赴上杭。
4月19日,红军攻克漳州。聂荣臻在其回忆录中写道:“在漳州地区发动群众,打土豪筹款,动员群众参加红军以及部队整训等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一个多月中,我军共筹款100多万元,还有大量布匹、粮食、食盐等。这些钱和物资,绝大多数送到当时中央局和军委总部所在地长汀和瑞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央苏区和红军在财政上、物资上都很紧缺的困难。”
漳州战役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的红军东路军对驻守龙岩、漳州地区国民党进行的一次城市进攻作战。这场大胜仗,极大地鼓舞了中央红军和苏区人民的斗志,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
三赴长汀:红军奇袭温坊获全胜
温坊战斗,是中央红军长征前夕的一场战斗。在朱德、聂荣臻等的指挥下,红军采取运动战的战术,奇袭敌人取得了战斗的全胜。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架飞机,攻打苏区。其中50万军队包围中央苏区,发动了空前的第五次“围剿”。
由于王明“左”倾思想占据了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受到排挤,被迫离开了在红军中的领导岗位,革命形势发生了逆转。
蒋介石率国民党50万军队采取“堡垒主义、步步为营”战术,向中央苏区逐渐推进。闽西苏区只剩长汀、兆征、武平等毗邻江西边境的一点狭长地区。因而,松毛岭成了中央苏区东线的重要屏障。
此时,国民党东路军总司令蒋鼎文派遣6个师和1个炮兵团集结于连城朋口、永安一带构筑碉堡,逐渐向松毛岭逼近。担任主攻的李延年纵队第三师、第九师抵朋口后构筑碉堡,准备攻占松毛岭的前沿阵地温坊村。
温坊村是松毛岭南面山下的一个大村庄(原属长汀,今属连城),与松毛岭主峰白叶洋岭遥遥相望,是敌人进攻松毛岭的前哨阵地。
1934年8月,中央红军红一军团、红九军团和二十四师在朱德的指挥下,一改过去“短促出击”的打法,采取灵活的运动战战术,在松毛岭西面的钟屋村一带集结。三支部队统一由红一军团司令林彪、政委聂荣臻指挥。根据中革军委的部署,红一军团第一师驻守葛浚为右翼,第二师驻守八前科与上葛浚之间;罗炳辉、蔡树藩率红九军团集结于连屋岗、邓坊、肖坊一线为左翼;周建屏、杨英率红二十四师集结于桥下。各部队迅速构筑工事,准备阻击来犯之敌。
9月1日晚,红一军团侦察到国民党第八旅旅长许永相率3个团,离开朋口碉堡区,进驻温坊,作为主攻松毛岭的先头部队。
敌人进驻温坊后,没有发现红军行动,以为红军还离他们很远。于是旅长许永相命令部队原地休息,放松警惕的敌人入夜后都呼呼大睡了。
朱德得知这个情报,当机立断,亲自指挥,调集优势兵力主动出击,趁着夜色奇袭温坊。
红军打到温坊村时,国民党第八旅三个团的官兵都还在睡大觉。他们匆忙应战,想负隅顽抗,但为时已晚。红军战士如神兵天降,战斗不到3个小时,全歼国民党军第八旅3个团。
聂荣臻在回忆录中写道:“这次作战是夜间战斗,部队动作静肃、秘密、沉着。从1日下午9时战至2日拂晓以前,敌人大部分已被消灭,只有少数残敌尚固守杨背附近堡垒和温坊南面的八角楼。于是我五团六团配合独立二十四师消灭固守杨背的敌人,四团负责消灭温坊村内的敌人。因为既是夜战又是近战,我消耗伤亡都不大。如,四团消灭温坊村内两营敌人的战斗,由于敌人架设的电话线事先都被我侦察员剪断,更增加了我们将敌人各个击破的有利条件。一营是攻击温坊的主力营,他们在整个战斗过程中,只消耗子弹400发,轻重机枪完全未用,主要靠刺刀、手榴弹解决战斗,自己只负伤3人。战斗结束,仅一军团俘敌1620多,敌第八旅两个团被消灭了,取得了温坊战斗的全胜。”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此时,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离开了长汀,奔赴江西执行新的任务。(张鸿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