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福州首次提出以 “平台福州”行动为载体,推动平台经济发展壮大,推进大平台、大市场、大流通融合发展。
文ㅣ颜澜萍 余少林
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平台经济已成为互联网时代越来越重要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
2019 年 6 月,福州市委市政府印发 《关于加快福州市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作出建设 “三个福州”的重大战略部署,首次提出以 “平台福州”行动为载体推动平台经济发展壮大,推进大平台、大市场、大流通融合发展。
一年多以来,251个平台经济项目在全市全面开花;205个项目纳统,上半年纳统额已达728.74亿元。众多企业紧抓平台经济发展契机,不断拓展业务,规模日益壮大,一批平台经济项目发展亮点纷呈、成效喜人。
嘉宾从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标识旁经过。(张斌 摄)
赋能纺织业,实现转型升级
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新范式,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走进位于滨海新城的海峡纺织办公大厅,只见一台电视大小的显示屏上,交易数据实时滚动更新,买卖双方的数据公开透明,一清二楚。“乐纺云”就是一个由多家福建纺织龙头企业建设和运营的“互联网+纺织业”公共服务平台。春节假期过后,“乐纺云”平台随即恢复了正常的信息发布、挂牌交易等网络服务功能。
在平台的“赋能”之下,买方从中受益。金源纺织是一家“乐纺云”挂牌企业,“乐纺云”平台一恢复正常,金源纺织便从上游企业,一口价购入一批原材料。“各家供应商直接晒出产品信息,上下游企业一起亮相,价格公开透明,一目了然。”金源纺织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公司每年需采购大量原料,通过‘乐纺云’下单,每吨成本价降了5元到10元,一年节约的成本相当可观。
借助“乐纺云”平台,卖方甚至拓宽了销售渠道。金纶高纤也是平台上一家挂牌企业。截至目前,该公司在平台上的销售量比2018年涨了至少4倍。金纶高纤销售人员介绍,通过“乐纺云”平台,公司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销售量节节攀升。在疫情期间,公司挂在平台上的产品,每天也有客户线上询价、采购。
依托长乐的纺织优势产业,“乐纺云”平台经济迅速成长。今年上半年,“乐纺云”累计实现交易纺织化纤类产品约40.64万吨,交易金额约17.7亿元,客户累计116家。
为纺织企业提供个性化融资服务,也是“乐纺云”的一个强项。去年初,“乐纺云”就创新启动银票居间服务,积极推进合作企业在流转贸易中使用承兑汇票、信用证等银票进行上游货款支付,目前已有5家银行和“乐纺云”合作。
海峡纺织营销总监何雄告诉记者,平台根据交易双方的实际需求,作为第三方进行银票贴现服务,即下游采购方将银票开具给平台,平台向合作银行进行银票贴现,再由平台将贴现现金支付给上游供应企业,可解决企业暂时的资金紧张问题,同时降低企业三角债风险。
未来,属于“乐纺云”的仓储物流服务体系将向区块链、物联网、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何雄介绍,在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协调下,“乐纺云”将由一家企业代建2万平方米的仓库,目前仓库正在建设中,将力争在今年国庆前完工。
“仓储物流是区块链金融的重要配套功能。”何雄表示,有仓储物流作为支撑,不仅能实现现货交易,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还能增强平台风险控货能力,为企业从银行贷款提供信用抵押,更好地帮助企业融资。此外,银行可借助“乐纺云”实时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据此给企业发放相应额度的贷款,从而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赋能服务业,催生新兴业态
大屏幕上可见实时订单、农产品检测信息等,未来可望发挥福州“侨”的优势,通过这个平台打造服务国内外贸易企业“买全球,卖全球”综合性供应链……这便是由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携手怡和集团、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和福州民天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1233 S2B国际消费品供应链服务平台。
“截至今年上半年,平台入驻商家653家,入驻品牌569个,服务商177家,平台商品品类总数达5.5万个,并重点验证了物流、金融、营销和品控四大服务能力。”1233S2B全球消费品供应链服务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聚焦“内贸生鲜”“内贸食百”及“进出口”三大核心业务场景,通过全球寻源、联合采购、仓储物流、支付金融、链路营销、品控溯源和数据赋能等七大服务,真正实现“1233,让买卖更简单”的愿景。
“1233 S2B平台突破现有传统的供应链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全渠道的供应链服务平台,重塑一个开放、共生、共享的交易服务体系。”上述负责人表示,在过去国内贸易和进出口国际贸易的供应链体系中存在商品流通层链条长、层级多、采购成本高、产品质量不稳定、供应链效率低等诸多痛点,无法充分满足消费者日益升级的消费诉求。
而1233S2B平台是永辉响应国家号召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智慧供应链体系搭建的一个具体实践。该平台主打S2B模式,其中S指大供应链平台服务,B指与之相对应的大中小各种不同规模的企业。
在这一模式中,B端企业可以将资源集中投资在其优势上,通过S端平台选配的供应链服务与其他企业形成互补,形成一个开放、共享、共生的供应链需求两端的信息匹配平台,未来可为海内外更多企业提供配套的、符合其客户需求甚至是C端消费者的供应链。
1233S2B平台的打造,也是福州平台经济建设见成效的缩影。
去年以来,福州大力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平台经济项目,皮皮跳动等一批互联网头部企业相继进驻,好运联联、慧连等一批无车承运项目快速发展,中安绿色等一批供应链金融项目加快建设,京东、拼多多等一批跨境电商项目快速落地,东街口、东二环泰禾等一批重点商圈持续提升,朴朴、永辉生活、7-11等一批新零售企业迅速扩大,兴银理财开业运营,海峡基金港上线运营。
此外,福州促进本土企业业态创新和跨界发展。“元洪在线”立足福清元洪食品产业园加快构建“交易在元洪、交割在全球”的全球食品产业生态圈;米客互联、票付通等企业深耕电子商务细分市场,致力于做强互联网+餐饮住宿+旅游综合服务;朴朴电商、永辉生活·到家等一批新零售企业迅速扩大业务、拓展市场、提档升级,加快形成区域性、全国性的平台企业。
同时,福州通过整合资源,形成集聚发展效应。金牛山互联网产业园聚集了众事达、中康等互联网新星平台企业,形成“互联网+”产业链;连江数字娱乐产业园初具规模,集聚了福建省首家职业电竞、慧连无车承运等一批“精专新”平台企业;仓山互联网小镇重点围绕互联网智能产业等方向发展平台产业,引进皮皮跳动等一批平台企业入驻,重点打造网络直播、网络信息安全等平台经济项目。
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升发展影响力
日前,福州出台《关于促进平台经济发展的四条措施》,从支持引进一批重点平台企业、支持培育一批优质平台企业、支持壮大一批规模平台企业、构建平台经济发展生态四个方面发力,将在2年-3年内,加快形成平台经济集聚发展效应,为推动福州服务业快速发展,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自福州召开全市产业发展促进大会后,福州迅速建立“平台福州”建设工作机制,把“平台福州”纳入市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既有工作机制,同步推进、同步督查、同步考核。
其中,福州市商务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积极牵头推进 “平台福州”建设,每月牵头召开平台经济工作例会,推动各子平台项目及县(市)区项目取得进展,印发了 《推进 “平台福州”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协调机制、项目申报、考评办法、督查通报等工作。
“我们以项目为抓手,培育平台经济发展动能。”福州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结合“招商年”“三产年” 等专项行动,把平台经济作为全市招商工作重点,通过联动招商、产业链招商,大力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平台经济项目。
同时,结合平台经济发展现状,福州市优化主攻方向、精准发力,重点发展电子商务 (含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供应链及物流服务平台、工业(农业)互联网平台、专业综合服务及细分领域服务平台。
在电子商务平台方面,发挥名优特农产品、远洋渔业及食品、茶叶等消费品领域优势,打造线上线下、上下游行业融合发展的大型电商平台。
在供应链及物流平台方面,发挥商贸、纺织、建材等产业优势和海外侨商资源优势,打造集内外贸一体化运作、国际物流、供应链金融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示范项目。
在工业互联网平台方面,推动传统制造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构建推动上下游集聚的全产业生态链。
在细分领域平台方面,引导专研于旅游、餐饮、医疗、教育、居民服务等细分行业领域的平台企业“深耕细作”,打造一批细分领域头部平台企业。
“下一步,福州将围绕‘引进、培育、壮大、构建生态’的工作目标,力争全年平台企业纳统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福州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说。
一方面,福州将加强重点领域项目招商,引进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平台经济项目,带动一批本土企业市域外业务回归,吸引一批国内外平台经济巨头企业在福州设立分支机构或区域总部,推动福州各类企业依托优质平台实现转型。
另一方面,福州培育壮大一批龙头型平台企业,结合省“千家服务业”及市里“双百双千”增产增效行动一线服务工作,加大对平台型、数字型企业走访帮扶,打造一批平台经济业态样板,推动元洪在线、永辉1233全球消费品供应链、乐纺云等一批重点平台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同时,培育平台经济集聚区,围绕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等重点行业领域,加速与产业链协同发展步伐,打造一批服务业特色产业园集聚区,如数字内容产业园,直播产业园、快消品产业集聚区等。
此外,福州将不断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福州市“平台经济发展”影响力,增强福州发展平台经济的“虹吸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