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春”意暖
推动“稳”与“进”,福建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文ㅣ龙敏 孙虹
2月6日,福建泉州召开2022年民营经济发展大会。
2022闽商新春座谈会在福州举行。
每逢传统春节,福建各地主政者都瞅准海内外闽商返乡过年的契机,着力推介投资政策,对接合作项目。虎年新春也不例外。
虎年新春吹响“集结号”
2月8日,龙岩市、莆田市分别召开民营企业家新春恳谈会;2月7日下午,春节假期后上班首日,福建省在福州举行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欢度新春佳节之际,福建上下吹响民营经济发展“集结号”,洋溢浓浓“春”意。
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引导民营企业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在全省掀起新一轮民营经济发展热潮,为高质量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是新春里福建多场活动传递的突出信号。
在与民营企业家座谈时,福建省委书记尹力强调,福建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民营企业家功不可没;推动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主体、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
2021年福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地区生产总值达4881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出口首次突破1万亿元。在尹力看来,福建发展态势稳、条件好、潜力大,必将为民企发展提供广阔舞台。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强省,福建正全力服务民企发展,支持民企不负春光、抢占先机,研发新品、生产精品,一系列政策举措暖企暖心。
今年初,福建官方从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纾困帮扶作用、给予企业更大融资支持、强化用电用地保障等方面提出28条措施,助企纾困,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泉州市也在此次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推出12条惠企具体措施,初步安排超60亿元惠企资金,全方位支持民企高质量发展。
站在新起点,民营企业家看好福建发展,民营经济“春光无限”。
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励民表示,近5年深耕人工智能物联网,面对芯片全链条短缺危机,坚定“保供应,撑客户,创新品”,确定以机器视觉、汽车前装为主力产品线,有信心成为中国人工智能物联网芯片的绝对领先者。
扎根福建三十余年的恒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集化纤、地产、金融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集团。该公司董事长陈建龙说,计划把高端改性工程生产基地落地福州,为省内汽车、电子、电器等行业发展提供优质原材料,助力福建高端新材料产业发展。
连日来,记者在晋江、福清等福建沿海多地采访中注意到,当地民企正马力全开,全力拥抱新机遇、加快发展。
在泉州南安市的亚陶汇建材新点火投用的2号隧道窑里,智能马桶、柜盆等卫浴陶瓷产品正在高温下烧制成型,生产车间的工人从原料、喷釉、窑炉烧制等诸多环节入手,抢抓生产工期。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订单已经排到今年底,春节期间实行三班倒,一天可以烧制3000件卫浴陶瓷产品。
又一大批民营经济产业项目在福建开工建设,包括总投资20亿元的三明中州锂电池导电剂和添加剂生产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美新科技建瓯新型环保应用材料生产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福鼎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四期项目等。
民营经济是稳增长、保就业的主力军,是福建经济的“基本盘”。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黄茂兴教授认为,福建将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描绘民营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春耕图”,推动新时代民营经济实现新跃升,同时,以民营经济的“稳”与“进”来确保福建实现稳增长、稳预期。
泉州新签15个项目,总投资639亿
虎年伊始,春节假期未过,中国著名侨乡、民营经济大市福建泉州已经动起来了。
2月6日,泉州召开2022年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约1000名企业家及行业协会代表相聚一堂,谋划推动民营经济新发展,再创“晋江经验”新辉煌。
改革开放以来,“爱拼才会赢”的泉州人,赤手空拳打出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奇迹。2020年,泉州晋升为中国第18个GDP“万亿俱乐部”城市;2021年,泉州以城市之名申报世界遗产成功;2022年,这座进入“万亿时代”的“世遗之城”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
会上,泉州市市长蔡战胜发布《泉州市关于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打造更精准政策体系和更优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此前惠企政策的基础上,泉州进一步梳理制定12条惠企具体措施,包括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实施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实施质量品牌战略、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等。
当天,泉州各县(市、区)筛选并推荐出15个签约项目,涉及智能装备、新材料、产业园区、电子设备、纺织产业、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计划总投资639亿元。
为发挥好龙头企业、重要商协会、专业机构和重点侨商在“引进来、走出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首批30名热心泉州经济发展、致力推动泉州对外经贸交流合作、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企业家代表被聘任为“泉州市招商引才顾问”。
传承与发展,以诚为本、以信立企,发展多元化的文旅业态……当天,恒安集团总裁许清流、鸿星尔克公司董事长吴荣照、八仙过海集团董事长李海锋作为民营企业家代表,分享了各自的心得和对未来的期盼。
在许清流看来,实体企业是泉州民营经济的最大支撑,“晋江经验”最为鲜明的特色也是紧紧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作为‘晋江经验’的见证者和践行者,恒安自1985年成立以来,始终心无旁骛,坚守主业;依法依规,诚信经营;拼搏创新,持续变革。”
“如何抓住新时代下的新机遇?我认为最根本的是要持续创新,将企业蓝图置身于国家战略之中,融合进区域发展规划,寻找自身的定位和方向,实现产业的升级和跨越。”许清流如是说。
2021年,在国内掀起“野性消费”热潮的鸿星尔克引发关注,其董事长吴荣照却始终低调。他说,无数用户用善意回报善意的感人故事,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国人传统而朴素的价值观和正义感。这让我们更加怀揣感恩之心,苦练内功,才能不负用户期待。
自2000年在泉州成立至今,一路走来不论顺境逆境,鸿星尔克都始终坚守创业的初心。吴荣照指出,未来,鸿星尔克将开启战略升级,围绕为用户创造价值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不辜负时代赋予国货品牌的发展机遇,为国潮崛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6年,八仙过海集团作为招商项目来到了美丽的泉州。李海锋认为,泉州文化特色突出、开放包容,并且有着更大的人口红利优势,即800万当地居民、800万外来务工人员和800万海外华侨,这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为此,八仙过海集团将在泉州台商投资区建设以“海丝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文旅项目。“我们有信心将泉州旅游做大、做精、做强,把泉州打造成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美好泉州!”李海锋说。
“民营经济是泉州发展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福建省委常委、泉州市委书记刘建洋指出,在泉州,民营经济贡献了72%的税收、83%的GDP、87%的研发投入、92%的城镇就业率和97%的企业数。对泉州而言,民营经济的发展分量更重,贡献更大。
刘建洋表示,泉州将高举“晋江经验”旗帜,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发达、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历史厚重、在外泉商和侨港澳台资源丰富的优势,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战略,做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文章,进一步扩大开放,着力增强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加快建设“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让民营经济发展的资源更加富集、平台更加完备、环境更加优化。
三个关键词“向未来”
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成为这个虎年新春海内外闽商一起“向未来”、谋求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关键词。
在2月11日下午于福州举行的2022闽商新春座谈会上,多位海内外闽商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加快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不断壮大民营经济,努力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主体、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
连日来,福建各地瞅准海内外闽商返乡过年的契机,举办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等各种活动,着力推介投资政策,对接合作项目。
当下,福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先进制造业强省和创新型省份建设;将民营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新跃升,以确保经济的稳增长、稳预期。
拼创新成为海内外闽商的新共识。在核电防护领域,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涂料,打破全球核电站建设使用的涂料被美日厂商垄断的局面。该公司董事长王诗榕认为,在海洋装备、防火、风电等方面,石墨技术有很大发展空间,企业可多做探索。
鸿星尔克董事长吴荣照与会发言。
鸿星尔克是著名的体育服装品牌,产品行销欧洲、东南亚、中东、南北美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鸿星尔克实业董事长吴荣照说,鸿星尔克从2003年开始大量投入科技创新研发,用科技创新、新材料、新工艺打造产品力,已拥有产品专利近300项。
闽企也加快数字化转型。吴荣照认为,在这个新时代下,传统的行业已不再传统,尤其是随着近年来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迭代发展,对企业而言,拥抱数字化是一个战略方向,未来企业要更多融入AI、大数据计算等,助推数字化转型。
爹地宝贝股份有限公司是亚洲首家纸尿裤工业4.0全自动智能工厂,被评为福建省智能制造样板观光工厂。该公司董事长林斌说,应尽快引导支持企业完成产业升级以及数字化、工业化、智能化升级。
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洪杰与会发言。
面对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民营企业逐渐感受到碳排放的监管压力。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杰说,绿色发展空间无限,企业要低碳“向未来”,跟着国家政策走,尤其是积极响应国家的“双碳”战略,未来产品都要考虑绿色低碳。
多年来,恒安集团引进中国首台节能环保造纸机,自行研发“端盖保温”技术,实现蒸汽回收再利用;持续投入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实现废水零排放;在全国多地实现厂房太阳能全覆盖,仅2021年实现太阳能发电量2000万度。恒安集团总裁许清流表示,自成立以来,恒安集团始终遵循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达到清洁生产、“零排放”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